一名硕士研究生和他的280个“孩子”
一个是在读硕士研究生,一个是刚读初一的小女孩,看似不相干的两个人,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研究生叫张军,东华理工大学2012级核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是公益组织“希望之星助学团”发起人;小女孩叫陈招金,是张军资助的贫困学生,家住南昌经开区蛟桥镇范家村。
1月11日,记者跟随张军来到陈招金家中。说起与陈招金的渊源,张军说,3年前,陈招金还在读小学五年级,有次献爱心活动自己募捐了很多物资,正准备给贫困山区邮寄时,发现书籍太多太重,无力承担昂贵的邮费,只好把部分物资送给学校周边的新庐小学。在与新庐小学校长的交流中,得知陈招金家庭贫困,希望得到爱心人士的帮助。张军毫不犹豫答应了,决定时常去看望,并给予她一定的生活费用。这一牵手,就是3年。
这是张军从事公益助学的一个缩影,在他公益团队帮助下,280名贫困孩子摆脱了求学困境,陈招金便是其中的幸运儿。
情系山区 热心公益
对于贫穷,张军深有感触。张军上高中时,家庭条件不好,饱尝艰辛。他每天下课后总是最晚离开教室, 因为晚去食堂,食堂阿姨会多打一些饭菜给他。
进入大学后,张军萌生了成立公益助学团队的想法。2010年暑期开始,他两次只身一人走访贵州黔东南州从江县,看到了当地生活的贫困面貌,收集了当地学校的详细资料,走访了上百名贫困儿童。2011年下半年,张军与同学孙逵一同创建了“希望之星助学团”,并创建公益团队网站,从此与贫困孩子有了不解之缘。
“每一次走访,都是心灵的触动。”张军说,给他触动最深的是一个现代版“凿壁借光”故事。
2012年,张军再一次来到从江县,发现当地有一对兄弟俩家庭贫困,只能让哥哥一人读书。弟弟辍学在家照顾病母,但每天仍坚持学习。为了省电,他在木板房上抠了一个不大的洞,靠借来的光复习功课。弟弟说:“我年龄小,等哥哥先读完,我还有机会。”
在兄弟俩身上,张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回去后,他立即帮这哥俩找到了6名资助人,现在那位弟弟已经返校读书,目前在从江一中读高一。
艰难前行 一路坚持
做公益的艰辛,一般人难以想象。为了解决生活费和团队日常开销,张军一有空闲时间就去做兼职,最多时一周同时做7份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室友难得见他的踪影。
遇到困境时,张军只要想想那些孩子,他便又有了前行的动力。正如张军所言:“因为我们的存在,他们可以生活得不再那么辛苦,甚至有的孩子生命轨迹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再苦再累也值。”
记者看到,张军穿的衣服领子已破,还是舍不得扔。张军说,买一件新衣服要几百块钱,而150元就可以资助一名山区儿童一个学期。
张军和他的伙伴们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搜集贫困孩子的信息,然后发布在“希望之星助学团”网站。在他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个网站、不少爱心人士纷纷与他们联系。在公益团队的帮助下,如今已有280名贫困孩子得到一对一的资助。
江西日报记者 杜金存 实习生 刘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