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樗:“孩子发烧不下火车”的无奈与期待

21.01.2014  14:55

  1月16日,由福州开出前往重庆北的K1628次列车在往返途中先后两次接到怀抱婴儿旅客和一次带着4岁孩子旅客的求助,列车长和乘警想要对方下车进行救助,而这三对家长却因春运买票难而要坚持留在车上。(1月20日新华网)

  每到春远,一张回家的车票往往成了人们最为关心,也最为紧张的事儿。在拥挤的春运里,上演着许多期待:没票的人期待有张票,有票的人想有个座位或者有个卧铺;没上车的期待准时上车,上了车的人期待一路平安,准时到家,免得家人牵挂……可生活总不是那般如人意,期待之中往往夹杂着许多无奈与艰辛苦。“孩子发烧不下火车”的背后有着无奈与期待。

  对“一票难求”的无奈。眼下的春运,仍是一票难求,哪怕你一大早就到网上去刷票,也是不容易的。一个人好不容易买到回家的车票,登上了列车,若轻易下车,错过的可不是这趟车,那就是错过了回家过春节。无票的苦涩不只写在人们的脸上,更深深地印在人们心里,生长出绵长的无奈,这也就有了“孩子发烧也不敢轻易下车”的选择。

  对改善列车服务的期待。老话说得好,“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孩子在列车上发烧,列车工作人员不劝其下车,若万一耽误了治疗,说不定会被问责等。于是乎,只要孩子一发烧,列车工作人员甘脆就劝家长带孩子下车。既便是家长坚持将孩子留在车上,那也是家长的选择,与列车关系不大。对列车管理人员来说,是最省事的办法。可就是这个“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的省事办法,往往导致列车服务打折,给乘客增添诸多的麻烦。列车服务不是推卸责任,也不是让他人置于艰难境地,让人个自求多福,或让孩子选择坚强。改进列车服务,要做的是提供相应的保障,而不是一有事情就劝人下车,把难题都交给旅客去解决。改进列车服务,请多一些人性化服务,多为乘客着想一点,也许能冲抵春运拥挤带来的不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家长自己当尽到应尽之责,也不宜对孩子生病太敏感。小孩子一有头痛脑热的,做父母的往往会很紧张,生怕孩子出什么问题。这背后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却在客观上导致了动辄打点滴情况的发生。这需要家长多一些卫生医疗方面的常识,既不马虎大意,也不过度紧张,避免由家长主导的过度医疗发生。如果孩子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及时退烧,那本身并不影响其旅途。我们切不可将孩子置于危险的境地,但不要把孩子当温室的花朵来养。

  孩子发烧下不下火车,是对家长的考验,更是对列车服务的考验,但愿能少些无奈,多些理性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