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网络流行语 爸妈“云雾满山飘”

19.12.2013  18:34

  “小子,可口可乐瓶子上面那些字是什么意思?”

  “宅男、文艺女青年、女神……老爸,这你都不懂!”

  “你的QQ签名‘冷无缺’是什么意思?”

  “就是冷漠、无理想、缺乏信仰的缩写。”

  ……

  近日,跟几个学生的家长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就有家长“吐槽”:孩子整天说“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到底是什么意思啊,这句话是哪里来的?学校开学,横幅上竟然写着“亲,欢迎来学校上课哦”,这是公然赞成学生使用这种语言吗?

  随着电脑、手机等互联网终端的普及,传统语言文字在网络中变化出许多新的形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批新的网络词汇,许多家长、老师对此表示担忧,甚至反对,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也是一种不尊重。但是近来,人们发现,网络词汇出现的频率已经越来越高,在一些传统媒体上,在大学的新生录取通知书上,许多地方都大大方方地用上了网络词汇。

  这些新词,你看得懂吗?你愿意跟随潮流学习新词,还是反对它们的普及呢?

   这些网络新词,让爸妈们都惊呆了

  人艰不拆,亲,你如何解释?是不是觉得每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呢?

  好吧,再给你看几个同类型词语:不明觉厉、十动然拒、男默女泪、累觉不爱、喜大普奔……这些古怪的“成语”,你恐怕翻遍了字典也是找不到的吧?

  这里就给大家“科普”一下。“人艰不拆”来自于歌手林宥嘉的一首歌曲《说谎》:“别说我说谎,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该词常出现在网友回帖中,慢慢的,许多人自嘲的时候,总喜欢用“人艰不拆”来形容。

  同理,不明觉厉:虽然看得不是很明白,但是觉得很厉害;十动然拒:面对表白,尽管十分感动,但还是拒绝了他;男默女泪:男人看了会沉默,女人看了会流泪;累觉不爱:很累,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带点讽刺意味;细思恐极:仔细想想,觉得恐怖至极;说闹觉余:其他人有说有笑有打有闹的时候,感觉自己很多余。前些天,网络上有人仿照“不动然拒”,来了一个“不动然泼”,意思就是:不被感动,然后泼水。说的是某大学一男生买了很多鲜花和蜡烛,在女生宿舍前向心爱的女孩表白爱意,周围的人都被打动了,都以为会出现“感人”的一幕,谁知,女孩不但没被感动,反而将一盆水从楼上倒下来,让男生成了“落汤鸡”。

  至于“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则来源于一篇很有才的小学生作文。也许觉得这个句子很复古,又很百搭,小伙伴们纷纷在微信上转发,一时间就火了。

  怎么样,“长姿势”(长知识)了吧?

   网络词汇的来源是“酱紫”的

  网络词语,它们大多数由谐音字或象形字词等改编而来,还有部分是论坛上的经典语录。比如“这样子”说得快了,就变成了“酱紫”;好开心流行的说法叫“好开森”,类似粤语的发音,是不是有点TVB的“赶脚”?“赶脚”=“感觉”,读音接近北方方言,南方人说得特别起劲……曾经的“有木有”、“亲”,都是一种卖萌的表达方式,如果换成正常语气,就显得没有趣味了。“元芳,你怎么看?”“你妈喊你回家吃饭。”都是来自论坛、贴吧,从一个圈子,迅速扩散到所有群体。

  网络词汇其实很有才,常常由一些事件引发或者共鸣产生,且带着很强的娱乐性,所以才广为传播。但对多数人来说,这些网络语言,其实一知半解。

  “我孙子喜欢自称是吃货,原来觉得这个词很不好的,现在变成人人自称吃货为荣了,好像吃货就是美食家。”家住环城东路、今年65岁的退休工人老邓一边陪着孙子玩,一边和记者说道。

  “宣传单上看到过你说的这些词:什么‘你妈妈叫你回家吃火锅’,还有‘亲,包邮哦’什么的。”环卫工人刘阿姨告诉记者。

  但对于来自“没有手机没有Wi-Fi会死”星的人来说,必须要紧跟潮流,流行什么就要说什么,还要比别人更懂得这个词的来源。

   看电视、上网教你怎么说网络流行语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看手机应用,看娱乐节目,是获知最新网络流行语的主要途径。

  48岁的早餐店店主郑阿姨告诉记者,她最喜欢看一些卫视频道的娱乐节目,期期不落下。“像那个‘快乐大本营’,看得多了,我就知道现在流行什么话了。”

  “看‘糗事百科’就知道了,这上面都是最新网络语,很有创意。”22岁服装店店主小王一边摆弄着手机,一边答道。

  网络流行语深入人心,一些需要创新行业的人士也在积极地学习最新的网络流行语。

  “我们广告策划拼的是想法,要迎合大众心理吸引眼球嘛。但也不是所有网络用语都可以随便用的,一些低俗的东西娱乐娱乐就好了,不适合用在策划里。”陈林民负责某广告公司的文案策划,他最近白天忙着做方案,晚上回家就上网看看热门的情景剧《龙门镖局》。他觉得这部剧语言非常丰富,借鉴了很多新词、热词,而且,说不定有些台词,以后就可能成为新的流行语。

   网络用语入侵学生作文,老师你怎么看

  不得不承认,网络语言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对传统语言的学习,影响了他们的写作习惯。在他们的日记、周记里,甚至作文里面充斥着大量“汉字+数字+符号+字母+其他”的大杂烩式的网络语言,可以说,网络语言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中小学的作文教学。

          记者曾看到一个学生在某次作文中写了这么一段话:我只是一只菜鸟(初上网的人,这里指初一新生),一晃三年,已是初三的大虾(能够熟练上网的人,这里指初三老生)了。在我的主页(这里指学习生活)上找不到“欢乐”。铺天盖地的练习,折腾得我毫无办法。我真想趴在桌上Zzzz……(睡觉),或给自己设置防火墙(防木马、黑客的程序。这里指不做练习的想法),让练习远离我。真羡慕初一的菜鸟,他们可以在操场某个聊天室,畅谈自己。7456(气死我了)……除此以外,甚至连一些类似“:)”(笑脸)、“o_o”(戴眼镜的人)的符号也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了。

          对于学生在生活及作文中大量使用网络语言,老师怎么看?

  前不久,记者参加了一位语文老师的校园公开课,这也是这位老师与初一新生的第一堂课,课堂氛围极好。“对于网络用语,我不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毕竟语言与时代的发展如影随形。有时候我在课堂上,也或多或少用一些网络语言:‘某某同学,打酱油可不是在教室里哦!’‘这个解析可真给力。’”该老师觉得,适度使用一些活泼贴切的网络语言,不仅会活跃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疲倦感,也会拉近师生距离,会让学生更加亲近老师。

  在高考作文中,会拒绝网络语言吗?这也不是绝对的。有老师认为:要看情况,如果是像“杯具”、“菌男”等谐音词,或“OUT”、“MMGG”等,会被认为属于不规范用语而扣分。作为论据使用了“姜你军”、“蒜你狠”等事件,是允许的,像“光盘行动”、“正能量”、“浮云”、“给力”等词语,是符合汉语规范、富有内涵的网络词语,则是完全可用的。

  我认为,严谨规范的语言学习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网络语言随意的成分太大,存在着大量不合乎语法规范的现象。如果允许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汉语的规范使用。网络语言就是在网络上使用的语言,那就仅仅在网络上用吧,作文使用的语言必须是规范的语言。就好比是司机在空旷的原野上开车,想怎么开就怎么开,可是上了公路,那就必须按交通规则开。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