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探析

25.05.2015  18:44

  宁都县荣都鞋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新老员工在交流制鞋经验。(资料图片)特约记者曾嵘峰 摄

  时下,“集群”无疑已成为最热门的一个词汇。议集群、抓集群,在宁都县不仅是一种浓厚的氛围,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在该县工业园区内,一个个产业集聚区日益繁荣,一个个主导产业茁壮成长,一家家企业创新发展,产业优势日益凸显,优势产业集群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脊梁”。目前,该县已形成门业、轻纺服装、电子电器、创意文化等特色产业集群,其中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3个,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1个。

   企业向园区集聚

  近日,走进宁都轻纺产业园的江西易富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将整件衣服的裁片挂在衣架上,当完成一个工序后,手指轻按控制钮,吊挂系统就自动将衣服传送到下一个工序区。该公司是宁都轻纺产业园重点引进培育的项目,当年引进,当年开工。作为中国海澜之家品牌服装的生产基地,该公司今年新上的全自动生产线建成投产,新增就业岗位3000余个,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

  无独有偶,紧跟易富科技之后,从事蚕丝生产的双益制丝、皮革生产的宁都皮革、工艺品制造的翠微工艺也进驻轻纺产业园。“目前,轻纺产业园已有轻纺服装企业近百户,涵盖服装、鞋帽、玩具、箱包、塑料制品、皮革、工艺品、蚕丝等领域,基本实现了产业的链条化、集群化发展。”该县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冯永洪说。

  园区产业集群化发展,得益于宁都工业园七大产业集聚园规划的出炉。矿产加工、轻纺服装、电子电器、食品加工、物流、门业、文化创意是宁都县的七大优势产业,在全市及全省都具有一定影响力。以往,企业“碎片式”布局,相对分散,单打独斗,难以形成产业优势。

  为把“特点”变“特色”,近年来,宁都县在工业园区开辟了门业产业园、矿产加工产业园等7个产业集聚园区,引导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共享公共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形成抱团发展之势。江西易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易淳介绍说,上百家轻纺企业向园区集中,合力发展,降低了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还让企业赢得了更多的市场订单。

   产业向集群发展

  在宁都县省级门业产业基地,龙树实业有限公司格外引人注目。作为宁都门业产业的龙头企业,该公司生产的智能化门实现了安全与信息技术的对接,最贵的门单扇售价超过20万元。

  企业刚落地投产时,一切并非想象般如意。“最初,在宁都找不到五金、胶水、锁业、玻璃、铝业等原材料,哪怕是一枚螺丝都得从广州运过来,仅运输费一项,公司每年就要花费500多万元。”该公司董事长邓树生告诉记者。

  企业的烦恼成了招商的方向。宁都县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开展主导产业“定向招商”、产业链薄弱环节“补位招商”、产业上下游“配套招商”,推动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该县招商服务中心主任潘忠民介绍说,简单的企业集聚还只是“一筐土豆”,只有上下游衔接,形成链条,变成“土豆饼”,“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才能形成产业集群。

  围绕龙树门业的需求,宁都引来了广峰门业、鑫腾木业、禹恒五金等22家上下游企业进驻,门业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如今,一个涵盖门业、五金、胶水、锁业、玻璃、铝业、板材等领域的门业及其配套产业迅速发展,迸发出强大的产业发展合力。去年,该县门业产业实现收入3.2亿元。目前,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宁都县初步形成了门业、矿产品加工、轻纺服装等七大主导产业集群。

   动力向创新汲取

  “今年1月,我们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后,就再也没为企业扩张、技改的资金担忧过,这个正在改造的车间就是融资后扩建的。”江西永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忠春告诉记者。

  向科技要效益,将知识产权产业化,是永通科技能够在新三板成功挂牌的秘诀。该公司通过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已形成国内最大的对叔丁基苯甲酸系列生产车间,产品出口欧盟、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去年,该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00万元,出口创汇700万美元。

  激活创新动力,从“外延扩张”到“内生增长”。近年来,该县进一步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措施,成立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帮助企业引进科技研发人才,自建研发机构,把工业技改、自主创新作为产业培育的重点,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宇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从野漆树籽中提取野漆树蜡的研究”项目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被评为省级科技成果和重点新产品。该项成果的应用,打破了日本垄断野漆树蜡近百年的历史;绿康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的“应用动态逆流提取与膜分离新工艺从石蒜中提取制备氢溴酸加兰他敏的中试”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

  如今,宁都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引进各种人才,和高校、科研机构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发展动力逐渐向创新转变。目前,该县已有5项产业成果通过省级鉴定,20项产业创新成果取得国家专利。(夏秀平 特约记者廖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