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改善乡村教育环境 新校园陪伴山里娃

11.03.2014  18:24

新校园陪伴山里娃

□特约记者许万里 曾嵘峰 文/图

课间时间,学生在操场上做操。

学生在温馨、整洁的寝室里看书。

以前木地板就是学生们的“”。 (资料图片)

干净的食堂内还有冰箱和消毒柜。

    “你看我们的新寝室,不仅有结实的床,而且还有卫生间呢!”3月5日,宁都县大沽乡南林村小学学生李媛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住的寝室是一个漏雨的“大教室”,木地板上铺上草席就是他们的“”。

    南林村小学“隐藏”在大山之中,距离宁都县城有80多公里。原来的学校还是1958年由寺庙改造而成,学校里没有厕所,没有宿舍,没有食堂,没有操场,没有图书室,没有教学仪器,被称为“六无”小学。

    李媛说,以前她每个星期吃的菜需要从家里带来,更令她感到害怕的是晚上上厕所,所谓的厕所就是校外村民用两块木板搭成的简易蹲坑,背靠稻田,蒿草丛生,同学们需要相邀结伴才敢去。

    “以前学生生活条件不好,教学的条件也不行。”校长黄占富告诉记者,以前两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个教室内背靠背,在每个年级的学生中都需要培养一个“小老师”。老师在给一个年级上课的同时,另一年级的同学则由“小老师”带着上自习。

    “新学校去年9月开始启用,老师和学生们很兴奋。”黄校长带着我们参观新学校,学校内共有四栋新楼,分别是教学楼、宿舍楼、厨房、餐厅,还有新盖的厕所。靓丽整洁的校园、偌大的操场和白墙红屋镶嵌在绿水青山间,构成一幅和谐画卷。

    “乡政府拿出30多万元,配合上级资金用于改善学生、教师的教学、生活环境。”大沽乡党委书记钱枣园介绍说,宁都县始终把振兴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去年更是乘着苏区振兴发展的春风,努力改善乡村教育环境。据了解,去年宁都县启动实施了19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新(改、扩)建校舍26万多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