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县国土资源局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突出抓好“空心村”整治

23.02.2016  16:54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安福县农村也跟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农村常住人口持续减少,造成了农村“人走房空”现象,加上建新不拆旧、规划滞后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并不断积存,导致产生了不少“空心村”,环境“脏、乱、差”,交通不便,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同时,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农民建房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刚性需求不断激增。一方面是“空心村”内大量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另一方面却是挤占村庄周围的耕地建房,危及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为此,该县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本地实际,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重点开展了“空心村”整治试点,2015年,我县20个“空心村”整治试点村共拆除旧房1601栋,面积137189平方米,其中住房540栋,面积95024平方米;附属1061栋,面积42165平方米,可盘活存量土地20万平方米,可用于农民建房面积12万平方米。有效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破解了农民无序建房、无地建房难题,促进了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得到了省委书记的点赞批示。主要做法是:

一、把握三项原则,确保整治有序推进

1、坚持群众主体原则。在整治工作中,该县始终牢牢把握“群众主体,理事会主导,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各个角色的作用。一是加大宣传发动,全面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支持并主动参与“空心村”整治工作。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座谈会,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倡议书、公开信,每家每户上门宣传等各种方式进行发动,使“空心村”整治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群众对“空心村”所引发系列问题的认识更深,对改变这种现状的愿望更加迫切,对“空心村”整治更有信心。二是成立理事会组织,全程自主参与管理。全县各整治点都由群众自主推选成立了“空心村”整治工作理事会,理事会成员一般由当地德高望重、群众比较信服的人员担任。在整治推进中,理事会全程参与,自主进行管理。组织召开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充分讨论酝酿,集中群众智慧,制定了旧房拆除办法和宅基地调整分配方案,协同编制了规划,选定建房户型,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财务管理等各项具体事务,并在管理的过程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注重体现群众利益,及时公开,阳光操作,切实做到整治前群众乐意,整治后群众满意。

2、坚持典型引领原则。按照“抓点带面、示范引导、逐步实施、统筹推进”的方法,摸清辖区内现有村庄和农村居民点的区位、规模、土地利用现状及分布情况,选取了经济基础较好、村级班子强、群众有要求,总户数在50户以上,需拆旧面积占总区域面积的30%以上,具有辐射、带动、示范作用的“空心村”列入整治点。我县枫田镇梅林村、金田乡广坵村、洲湖镇中洲村、平都镇十里楼、严田镇岩头村、甘洛乡西溪村、彭坊乡彭坊组等多个整治点面积都在40亩以上,拆旧面积占整治区面积比例在50%以上,规模大,拆旧多,影响大,有很强的典型示范效应。

3、坚持统筹结合原则。在推进的过程中,该县坚持把“空心村”整治与土地“增减挂”、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两违”清理整治与管控、农村危旧房土坯房改造、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精准扶贫等工作紧密结合、同步衔接、相互促进,确保实现多赢效果和综合效益。在操作上坚持“控外疏内、控规疏乱、控管疏违”,严格控制村庄外延,加强村庄规划和村庄管理。

  二、注重“四个统一”,破解农民建房难题

通过整治试点探索,该县建立了统一规划、统一拆旧、统一管理、统一整合的“空心村”整治“四个统一”模式深入推进整治。

1、统一规划,破解无序乱建的问题。科学规划是抓好“空心村”整治的首要前提。该县从严把好“三关”,在规划的科学性上下功夫,努力使规划设计蓝图更符合民意,更切实可行。一是“因村制宜”关。由县规划设计部门牵头负责,组织专业设计人员进村入组实地勘察,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逐村进行规划设计。二是“多规合一”关。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社区建设、产业发展、宅基地复垦以及生活污水排放等基础设施建设,对30户以上村庄和20户以上自然村村庄全部进行统一规划,为“空心村”下一步整治提供科学路径。三是“适度超前”关。根据村庄现有户数和人口数,按照未来10年、20年的不同规划期限,进行人口增长和用地面积测算,框住规划村的外沿,部署村庄发展内涵,留足村庄发展空间,不走父亲建、儿子拆、孙子再建的老路子。

2、统一拆旧,破解无地新建的问题。“拆旧”是“空心村”整治的基础。该县在“空心村”拆旧过程中,切实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尊重农民意愿,让群众唱主角。通过召开在外人员座谈会、村民代表大会,集村民智慧形成《空心村整治工作方案》和《空心村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有关办法》,成立由村民代表组成的“空心村”整治理事会,从各项政策的制定到具体工作的开展都由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并且规范操作程序,全程阳光操作,接受群众监督,充分维护群众的知情权,依情、依理、依规拆旧。二是注重分类施策。主要分四种类型逐一摸排登记,即对没有产权的房子、厕所、猪圈等仅进行统计,一律无偿拆除,收归集体使用;对有产权、闲置的房子进行丈量登记,待统一拆除后,按新规划要求由村统一安排建房;对有产权又有人居住、但影响规划的破烂房子则进行拍照丈量和登记,力争列入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对有文化价值的古屋建筑进行修缮并加以保护。三是注重党员干部带头。采取“先路边,再纵深,先党员干部,后一般群众”的方法,由村组党员干部和理事会成员带头“拆旧”,发挥好表率作用。

3、统一管理,破解无钱公建的问题。该县坚持“三个集中”,有力破解“空心村”无钱建设公用设施难题。一是集中收储。积极探索集体土地使用权收储办法,要求整治中所有被拆除腾出的空地一律停止安排建房,全部收归村委会统一管理。二是集中拍卖。“空心村”改造范围内的空闲宅基地经统一规划后,由村集体按照“公开竞拍、有偿使用”、“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进行统一拍卖,拍卖后的资金主要用于改造村内道路、排水沟以及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拆迁户拆迁面积补贴,如该县金田乡广坵村针对拆迁户拆除的房屋小于拟安置面积的,建房超出部分面积,必须按照“公开竞拍、有偿使用”的原则,向村集体进行有偿购买。三是集中新建。规定今后村民建新房,都必须在一年内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房型、一户一宅”的要求建好,逾期不建的,由村委会依规收回该地块的使用权。

4、统一整合,破解无力帮建的问题。以往,上级各方面的涉农资金下拨到相关村组,多以“撒胡椒面”的形式投放,难以产生规模效益和发挥激励作用。该县在“空心村”整治过程中,按照“资金来源不变、使用用途不变,整合集中投放”的原则,统筹整合相关部门的政策、项目、资金予以集中扶持,充分发挥各项资金捆绑使用的叠加效应和规模效益,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该县明确,对每一个列入整治范围的“空心村”,县发改部门从以工代赈项目中按每个整治点8万元的标准切块予以扶持;县财政部门从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中按每个村点不少于8万元的标准切块予以扶持,对通村组公路建设经竣工验收达标后由县财政按2万元/公里对村组予以奖补,且每完成一个“空心村”整治并通过验收后奖励2万元给所在村组;县交通、环保部门在通组公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中优先予以安排支持;县民政、住建部门在农村危旧房(土坯房)改造项目中优先予以支持,属于移民村的在移民项目资金安排中优先安排支持;县国土部门在农民建房指标优先予以保障支持;县新村办在新农村建设布点中优先予以安排;县扶贫和移民办在县财政配套资金中按每个村点2万元的标准切块予以支持,属于贫困村的,在扶贫项目资金中优先安排支持;县卫生、水利、文化、教育体育、林业部门分别在农村改厕、水生态文明村创建、农民健身活动场所、文化礼堂、森林村庄建设项目中优先予以安排支持;县农业、科技、科协部门在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基地协会扶持项目等方面对符合条件的“空心村”整治村组优先予以安排支持。同时,为真正让农村远离空心化,发展致富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该县努力做到富县与富民相统一,通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空心村”整治农户发展烤烟、龙脑樟、高产油茶、丰产毛竹、井冈蜜柚、珍贵楠木等特色富民产业,以及扶持种养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一村一品专业村等,鼓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壮大,并安排150万元扶持拆迁户发展产业贷款贴息资金,为推进“空心村”整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在实际的整治推广过程中,该县不拘一格,勇于创新,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部门的帮扶作用、群众的主体作用、理事会的主导作用、同乡会的支持作用,因地制宜,将“四个统一”整治模式进一步细化、深化,形成各具特色的整治模式,不管是哪一种模式,归根结蒂就是群众同意、群众乐意、群众满意。

三、实施“五轮”驱动,凝聚强大工作合力。

“空心村”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只有充分发挥各个角色主体的作用,齐心协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才能更稳妥、有序地深入推进。

1、高位推动。该县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发改、财政、国土、住建、环保、民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空心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同时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具体的工作组,全县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精干力量实地抓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自调度,召开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专题工作会议对“空心村”整治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协调解决在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关键问题。同时,在推进的过程中,该县多次组织县四套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各乡镇主要领导以流动现场会的形式对各乡镇“空心村”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现场督查,学习先进,查找差距,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局面。

2、考核驱动。该县将“空心村”整治工作纳入了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的年度工作综合目标管理考评,每个乡镇每年要开展一个“空心村”整治试点。同时,各乡镇也将“空心村”整治工作列入了村级年度工作目标考评,将责任层层落实,任务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导。

3、激励促动。一是对整治效果较好的乡镇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奖励。二是对整治效果较好的村及村干部进行奖励。例如该县洲湖镇出台政策:开展了“空心村”整治并验收合格的村,奖励1-5万元;按要求完成了拆迁任务的村,拆迁费用由镇政府全额负担,该村年终优先评优,村干部个人优先评先进,对整治工作有突出贡献的村干部,优先推荐参加县招考。三是将“空心村”整治作为各个帮扶项目落实的前置条件,对“空心村”整治点在项目上重点倾斜。                                                                       

4、部门联动。该县“空心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配合,协调行动。国土部门加强了整治工作的协调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及时收集提炼、总结和推广整治经验;住建部门帮助指导了整治点编制好建设规划;管线管理部门无偿、主动服务整治工作,加强了对各乡镇在整治拆旧过程中各种管线的清理和管护,确保施工安全、确保不影响拆旧进度、确保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同时,结合各整治点建设规划,科学合理优化布局了新的管线;新闻单位加大了宣传报道力度,通过现场采访、开辟专栏等形式深入跟踪报道,营造浓厚舆论氛围;财政、发改、交通、扶贫、新村办等有关单位根据自身职能整合了政策、项目、资金,加大对整治试点的支持服务力度,将有关帮扶项目和资金集中落实到了各整治点,充分发挥各项资金捆绑使用的叠加效应和规模效益。

5、社会助动。该县充分调动在外成功人土组建同乡会,运用同乡会的影响力发动群众,并带头拆除旧房,带动群众开展整治。同时,积极给予整治资金上的扶持。例如我县彭坊乡彭坊组整治点在同乡会的倡导下成立了“空心村”整治基金会,以此为平台多方筹集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空心村”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