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江西互联网的绿水青山

10.05.2015  12:46

  互联网的隐秘性、快速传播性和共享的便捷性,让资讯急速传播的同时,也让不少病毒、污秽、侵权违法掺杂其中。互联网使用者的低龄化,载体的多元、便携化以及人际传播的发展趋势,让那些有毒有害元素难免混淆视听、毁人三观甚至滋生犯罪。

  我们发现,即便发展相对落后的江西省,互联网方面的犯罪也开始出现苗头,而据360互联网中心发布的2014年网络诈骗研究报告,江西网民2014年遇607起网络诈骗案,在全国排第16位。我们看到,互联网有政治谣言满天飞,更不免巷头巷尾以讹传讹,甚至被网特、敌特利用,无事生非;淫秽色情、低俗信息充斥边框,跳出的种种成人视窗,不免误导儿童和青少年。

  同样存在的是,互联网侵权、盗版,让我们失去了更多创新的动力,也让创作者更加寒心;新闻敲诈、假新闻制作,严重污染了舆论监督水源地,更让无冕之王蒙羞;伪基站、骚扰短信、各种诈骗信息,不仅扰人清梦,更设下重重陷阱,让人是非难断。

  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2014年4月,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开展净网行动,对互联网进行专项治理。而江西省网信办等部门也同步展开行动,以铁拳粉碎互联网害虫、以铁帚扫去互联网上的各种杂质,维护江西互联网的绿水青山。

  一年来,江西开展“剑网2014”、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21个;清理拦截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2万多条;删除涉暴、涉恐信息、图片和视频3000多条(张);查办“伪基站”案件两百余起;侦办网络案件一百四十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两百余名;关闭违规违法网站和栏目82家,更跨省查办网络涉黄游戏“77L”案件。

  我们欣慰地发现,互联网上的各种垃圾文件少了,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的事件没了,色情和低俗的信息看不到了,而动辄扰民的诈骗信息没了,我们互联网抹掉了那层层雾霾,再现洁净的绿水青山。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还需看到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长期在于互联网的海量数据中便于有害元素的潜伏,在于互联网存在着多方漏洞以及暗流的长期利益驱动;艰巨在于通过短短一年的净网行动暂难除根,一旦松懈这些有害元素又可能卷土重来。

  由此,我们更需从平台建设、实时监督、有效隔离和应急处置等各方面狠抓机制构建,实现齐抓共管的护网常态化。但我们相信,江西人民将会像爱护自己的生态环境一般,爱护互联网的一方纯净,也必然能够取得净网行动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