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江豚 志愿者在行动

20.02.2017  20:37

在搜救鄱阳湖受伤江豚“康康”的过程中,连日来,每天都有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铁杆志愿者,自发来到余干县康山大堤东源港水域岸边,轮流蹲守监测,守护受伤江豚。江西台记者刘崇智、李先报道:
在一大批志愿者中,年近六旬的志愿者赵世锦格外打眼:他的面庞黝黑透红,花白的长发扎成一束。这位来自湖北嘉鱼县的普通渔民,被志愿者们亲切地称为“长毛”。
早在1986年,他曾亲眼目睹父亲参与白鱀豚救援的过程,那激动人心的场景一直深深打动着他。如今,他子承父业,又成为一名长江濒危动物保护的铁杆志愿者。
【录音:1999年,我协助中科院水生所的专家,在嘉鱼县簰洲湾 捕捞了6头长江江豚;2016年4月30号,我还救起了一头困于芦苇丛的小江豚。对江豚特别有感情。】
作为保护江豚大学生志愿者团队成员之一,95后小姑娘“南瓜”已有两年救护江豚的经验。在得知康康的受伤消息后,还没开学的她第一时间从湖南赶到了这里。
她希望通过这次救捕行动,能唤起大家对这类濒危动物保护的关注。
【录音:每头江豚都是很重要的,因为它的数量比大熊猫的数量都要少。让大家都能够关注到这个点,对传播和保护来讲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受伤江豚的消息也牵动着附近渔民的心。连日来,有不少鄱阳湖区的渔民自发加入到江豚救护的行列。
【录音:“我们都是自发性的渔民,自发性过来的。”“我们六点半出发,我这边带了16个人(过来),8艘船,起网的小船快一点。
为了尽早救起江豚“康康”,连日来,志愿者们和渔民每天早上就赶到岸边,目送搜救船出发,晚上搜救船返回时又迫不及待迎上去,了解当天的搜救情况,为搜救队出谋划策。志愿者“南瓜”:
【录音:“一旦哪个地方发现情况,第一时间通报,跟专家还要更多的沟通,看我们能帮上什么忙,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它。”】
经过连日来的仔细搜寻,16号之后,“康康”一直未出现在搜救队的视野中。救捕行动还在继续,志愿者们也在继续坚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