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义县推进省级生态县建设纪实

23.12.2013  10:31

提升环保意识  发展生态产业

  12月17日,安义县顺利通过了江西省级生态县考核组的验收,这标志着该县生态县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成绩面前安义县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该县县委书记朱东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朝着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新目标迈进。

  时值隆冬时节,但在安义却感受到天蓝气爽,放眼望去,大地处处透着绿意。

  安义县地处赣西北,县境被梅岭、三爪仑、圣水堂三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所环抱,美丽的潦河水系穿境而过,“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准确地描述了该县的地形概貌。县域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一流,森林覆盖率达45.1%,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也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城郊县。

  面对大自然赐予安义钟灵毓秀的生态环境,近年来,该县按照“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进位赶超”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建设特色工业强县、绿色食品大县、文化旅游名县和南昌生态宜居卫星城的“三县一城”发展战略,高标准推进生态县建设,全县上下掀起了绿色发展的浪潮。

   绿色面貌,县区处处郁郁葱葱

  通过“三化”工程的实施,使县城绿地面积达到68.9万㎡,人均绿地面积12.5㎡,城内处处绿意盎然。投资550万元,对原用于县行政中心建设的110多亩土地进行城市绿地建设,春节期间竣工后将再为城区添绿景。在554个自然村点的新农村整治中,对进村道路、房前屋后、村内空地进行见缝插针式绿化,绿化率达到35%。全面开展了五大林业工程,完成了1.3万亩的退耕还林、1.74万亩长防林、5650亩血防林、15.71万亩的生态公益林、13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封山育林0.37万亩。实施了昌铜高速安义段23公里、万前公路5公里通道绿化,完成了对县域重点主干道的绿化改造。

  目前,安义县已经完成鼎湖镇、东阳镇、黄洲镇等7个森林城镇建设,以及新民珠珞 、长均五皋垅、东阳枫树刘家等61个森林村庄建设,初步形成了重点村镇绿化为基础,公路、水系绿化为骨架,各种绿地相互交融,乔、灌、草搭配有致,点、线、面协调发展的绿化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绿色发展,工业农业旅游业齐上阵

  倡导生态工业。安义县严把项目准入关,精选生态项目,积极找准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近年来,全县共审批项目88个,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6个。同时积极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推进产业升级,拓展下游终端产品,着力构建从资源到产品,从工业废弃物到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生态农业。安义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副产品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近年来,全县实施了40万亩优质水稻基地、20万亩双低油菜基地、5万亩红薯种植基地、10万亩的蔬菜基地和11万亩水果基地建设。推广了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以及“猪—沼—菜”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共建设了生态养殖小区7个,年出栏无公害生猪6万头,年均无公害水产品起水量1260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8.5%,全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为56.77%,30多个蔬菜品种出口创汇。

  培育生态旅游业。安义县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加速转型、提速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先后开发了圣水堂国家森林公园、峤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观,挖掘了彰灵岗文化遗址、孙虑城遗址等人文景观,其中,石鼻镇的千年古村群更是成为周边地区市民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发展以果蔬等为主题的生态观光旅游区,重点打造了南昌菜园、清晨田园、民国梓园、鼎湖家园等生态旅游景点。2011年该县已创建了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今年3月成功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绿色意识,人人都是环保先锋

  建设生态安义是全县上下共同的奋斗目标。自生态县创建以来,该县进行了广泛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环境警示教育等宣传活动,开展了“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单位”等创建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环保氛围,生态立县、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生活逐渐成为居民的自觉行为和习惯。

  目前,该县实现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6%,县城生活垃圾100%集中压缩无害化处理,农村垃圾集中收集率为98%,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围绕生态县的创建,安义县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绿色崛起道路。通过生态县的建设,安义县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等受保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了25.51%,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2级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县城区域内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人居环境更好,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