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长出土文物200余件 时间跨度700多年

18.03.2014  15:54

  中新社合肥3月18日电 (倪欣然)记者18日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宿扬高速(安徽宿州至江苏扬州)安徽天长段经抢救性考古挖掘,已出土文物200余件,清理出古墓葬22座,时间从战国晚期至东晋,跨度约700余年。

  据此次考古领队王志先生介绍,截至目前,本次考古的主路线已经勘探完毕,仍有少量收尾工作正在进行。共发现文物点4处,分别为平安虎山、关塘隐庵、石梁西泉翟庄和郑集大董庄;古遗址1处,为秦栏周庄。

  王志介绍,此次出土的文物主要为陶器、琉璃器、铁器、瓷器和少量的铜器等,除了少数的精品,如琉璃璧、战神蚩尤像铜带钩、东王公西王母铜镜、鸡首瓷壶、瓷碗等,其他多数为残片。

  王志说,本次发掘的墓葬出土了不同时期的文物,相隔几百年,跨度之大值得探究。最早为战国晚期的1座,西汉早期墓葬2座,西汉中晚期16座,东汉早期1座,最晚的墓葬为六朝东晋1座。

  王志告诉记者,安徽天长地区的汉代墓葬较多,本次出土的汉代文物也印证了汉朝时期高超的艺术水平。

  据悉,宿扬高速公路是安徽与江苏两省规划建设的省际高速公路,2013年10月,为配合公路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天长博物馆联合对宿扬高速公路天长段进行了考古勘探。(完)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

高山族:高山族儿女有句心里话
微风徐徐,山雾袅袅,一路循着茶香,上饶之窗
仫佬族:以梦为马,绣出仫佬人的中国梦
广西罗城县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