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安徽小水利,打通“最后一公里”

10.02.2014  11:48

明晰产权 多元投入 自建自管

安徽小水利,打通“最后一公里

   

  记者 刘杰 何聪 叶琦

  《人民日报》(2014年02月04日 01 版)

  “眼看着清流到地头,伸着脖子就是喝不到水。”此前多年,安徽定远县张桥镇陈户村村民李红如常为水发愁。

  从水源地到农田,遍布田间的小沟小渠、小塘小坝和小电站,一直被称为水利建设的“最后一公里”。“这‘最后一公里’,或梗阻,或跑冒,或通而不畅,国家照顾不到,群众解决不了,已成为农业发展一大难题。”安徽省副省长梁卫国深有感触。

  去年起,安徽决定用5年时间,通过5项改革,改造提升8项小农水,打通“最后一公里”,让全省八成以上的农田喝上“增产水”。

  “最后一公里”归谁所有?

  小水利有了大产权,清水甜了农民心

  2013年,李红如参与李关桥灌电站改造投资,拥有了一、二级提水站28.6%的产权,又与水利中心签订协议书,获得了工程经营权。

  “庄稼地不缺水了,乡亲们不愁了,国家投的钱也见了成效。”手里晃着县里颁发的水利工程产权证、使用权证和管护协议书,李红如神采奕奕,“通过投资,我获得了工程部分的产权,却拿到了全部的使用权。除了负责工程日常管护外,日常还需抽取河水补充库塘,保障农业灌溉和水面养殖。

  改革产权,明确事权。安徽省水利厅农水处处长韦金保介绍,现有小水利,按产权归属和受益情况确定所有权和使用权;对新建小型水利工程,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使用”的原则确定其所有权和使用权。经过几个月的确权登记,所有的小农水都有了明晰的产权归属。

  “水定权,人定心。有了产权,心里踏实。”一年下来,李红如管好了水,更用活了水,不光保证了村里农田灌溉,还利用水面养殖赚了十来万元。

  “最后一公里”由谁建设?

  政府主导扛大旗,多元投入受鼓励

  新年伊始,定远县连江镇三甲村村民周仁清就请来了几台挖土机,连天加夜地挖塘修渠。“政府补贴12万元,自己掏6万元,不仅获得了130亩水塘的部分产权,还拿到15年的经营权,这塘挖得有劲。”周仁清说。

  产权改革激活了安徽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政府投资不减弱,多元投资紧跟上。去年,怀远县的龙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承包罗新庄2000多亩土地,随即投资850万元打井修渠。公司负责人介绍,“新建设施我们有所有权和经营权,还有管护责任书,目前已实现年产值1亿多元,尝到了‘自建自管’小农水的甜头。

  “小型水利工程属公益性质,仍需政府主导。”安徽省水利厅厅长纪冰说。安徽设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对小型水利工程给予补助,支持农民自主建设公益性小型水利,鼓励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吸引新型农业主体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2013年,安徽累计投入小农水建设80多亿元,其中社会投入20亿元,形成了多元的投入机制。

  “最后一公里”如何管护?

  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

  改造提升了小水利工程,更要管好用好水,安徽各地探索“最后一公里”的管护长效机制。在蚌埠,怀远县荆芡乡涡南片等灌区成立了农民用水者协会;在亳州,蒙城的一些专业性的小农水管理公司应运而生。

  各种管护组织,成了小农水的“保护伞”。“去年我们成立了农水合作社,每天派人巡查沟渠、机井,大伙一合计,还投资20多万元,兴修了67条田头沟,打了56眼机井,大旱期间,合作社互助用水,抗旱保苗4700亩,挽回经济损失67万元。”说起祥云农田水利管养服务专业合作社,阜阳市颍泉区的葛浩新眉飞色舞。

  “有了用水者协会,大伙现在都是和谐用水,有偿用水,高效用水。”大禹治水的故里、怀远县水利局局长陈长利说,“过去是‘卡脖水’,大家要争要抢,现在成了‘畅通水’。

  安徽不断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小农水服务实体,培育多样化的小农水管护的市场主体,还针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机制不活、运维经费不足等问题,将公益性工程的人员支出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使水利管护没有了后顾之忧。

  农田小水利的创新改革是安徽农业的一针强心剂。2013年,安徽夏粮总产达267.7亿斤,增量占全国夏粮增产总量的19%,实现历史性的“十连增”,梁卫国说,“‘最后一公里’的打通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