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县“三措并举”开启生态清洁型小流域项目建设新模式

16.11.2016  11:03

我认为水保工程建设应注重与我村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脱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利用此次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将我村近百亩的荒山治理好,让贫困户在山上种植金兰柚,争取早日脱贫致富。”这是安福县2016年潭源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项目开工建设前,县水利局、施工单位以及受益村民三方召开的“一事一议、民主决策”会上,潭源村主任说的一番话。

据了解,安福县位于江西省中西部,属南方红壤土壤类型,全县耕地面积57.2万亩,农业人口近32万人,水土流失面积达381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间已治理7平方公里,2016年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为全力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项目建设,安福未雨绸缪、创新举措,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成效日益彰显。

”规划,实施方案编报及时。规划是项目建设之本,只有把规划编制好、执行好,才能把项目建设好。为此,安福牢固树立规划方案先行的思想,立足一个“”字、做足一个“”字,及时编制上报《安福县“十三五”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和《安福县“十三五”自主创建省级水生态文明示范村和试点村规划》。同时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要求,认真编报各年度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管理,项目建设工作扎实。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岸、坡、沟、渠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形成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实现了从单一治理到综合治理、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的思路转变。同时注重把水土流失治理与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把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保护相结合,把综合治理与群众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治理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举措,项目建设借力机制有效。开展以“治一方水土,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美一方家园”为主题的全方位的宣传发动工作。通过深入宣传发动,最大限度的发挥干部群众参与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主观能动作用,确保项目区宣传覆盖面达98%以上。同时,全面推行“谁受益、谁参与”的方针,将所需投劳任务分解到受益的乡村,积极协助村级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采取“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办法投劳筹资,激发群众参与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