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县车田新村21年饱受洪涝之苦

10.06.2015  14:40

6月6日,安福县严田镇车田新村农民胡桂文蹲在自家水田里愁眉不展。几天前,一场特大暴雨突如其来,溢洪道大面积崩岸,该村近200亩稻田严重受淹。目前,胡桂文等十余户村民的稻田还被厚厚的砂石覆盖,看来今年的中稻将泡汤了。

溢洪道大面积崩岸

车田新村原本地处泸水河畔,由于屡遭洪水侵袭,1994年,该村整体搬迁至现在的安莲公路(安福至莲花)旁,改名车田新村。可让村民没想到的是,新址虽然远离泸水河的滋扰,但由于溢洪道环绕新村,每年汛期都给他们带来烦恼。

这条溢洪道连接南干渠,每年汛期,溢洪道都要开闸,以缓解南干渠的压力。”车田新村小组组长周多标说,溢洪道的建设标准偏低,每年泄洪,该村三分之二的稻田都要遭殃。不仅如此,地势低洼的村民家中还会进水,导致家电受损严重。

事实是否如此?6月5日,记者在该村看到,眼前的溢洪道仍然水流不息。但据村民介绍,这是去年汛期被洪水新冲出来的,旁边一条干涸长有青草的河床是旧的溢洪道。

洪水来得太猛,冲出了新的水道,可见当时洪水威力有多大!”周多标说,去年溢洪道改道,今年则是靠近城上山的溢洪道大面积崩岸,崩裂的口子延伸至村民的油菜地。原本只有两米宽的渠道,变成4米宽,简易木桥也被冲到岸上,渠边大量翠竹被洪水冲得趴在地上。

更让村民担心的是,溢洪道已是面目全非,渠堤底部被水掏空,部分堤段摇摇欲坠,令人不寒而栗。

年复一年遭灾

周多标介绍,这条流入泸水河的溢洪道大约2公里长,溢洪道环绕该村有段迂回的渠道,由于水流不畅,一旦暴雨来临水流量大,洪灾也就不可避免。

5月28日,连日暴雨将车田新村附近的溢洪道撕裂,洪水漫过渠顶,40多户村民家中进水。在镇村干部的组织下,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村民的冰箱、电视机等家电被淹。

村民胡桂文的两亩水田就在溢洪道边,田里淤积了40厘米厚的泥沙,其中还有大量鹅卵石。“这些泥沙和鹅卵石,都是从山上冲入泄洪道,然后又冲进田里的。”胡桂文说,水田被砂石覆盖,今年并不是第一次,往年也多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是程度不同。每年汛期过后,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将田里的砂石清理出去。

村民章金英一亩多水田,因为常年被洪水和石头侵袭,两年前改种苗木。而对于村民周金用来说,稻田被砂石覆盖还是小事,要命的是,连土壤的底板也被冲走了,底板下沉30厘米,田地已无法耕种。

村干部表示,事实上,溢洪道每次出现坍塌,当地政府都会请人修复,但是每年汛期泄洪时,车田新村总是年复一年遭灾,至今已21年,只是每年灾情程度不同。

溢洪道标准亟待提高

为何溢洪道每年泄洪都会给这个村带来灾害?村民认为,溢洪道设计标准低,而且年久失修、渠道淤积严重。

记者实地测量了溢洪道高度,最高处为1米,大多在80厘米左右。而这次洪水留在渠边电线杆上的印迹,已达到1.6米之高。

这说明,溢洪道明显难以适应泄洪的需求,如果不提升溢洪道的泄洪标准,村民每年汛期都要遭灾。”该村已向县水务部门和镇政府提交申请报告,希望对泄洪道修筑护岸,提高排洪排涝能力,同时对渠道清淤疏浚。

严田镇人大主席王荣昌分管水利接受采访时说,这次遭遇的是50年一遇的洪水,南干渠是该县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受益乡镇达到11个。溢洪道遍布沿线,但由于严田镇处于中上游,每年都会受灾,车田新村受灾更为严重。

南干渠归当地谷口水库管辖,管辖权不在严田镇,事实上,溢洪道属于南干渠支渠,均由谷口水库管理。每年受灾后,溢洪道的修复都是由该镇完成,由于资金不足,只能是哪里有险情修哪里。去年就花了6万元对损坏的溢洪道进行修复。”王荣昌说,不管怎样,今年该镇将拿出一定资金,对出现险情的泄洪道进行修补,近期会拿出方案。他强调,希望有关部门能对整个溢洪道进行加高加宽,提高行洪标准。

安福县防汛办彭姓主任表示,南干渠建于20世纪60年代,长达70多公里,由于年久失修,很多地段不堪重负。由于水渠未列入省里的专项除险加固项目,他们已向省水利部门打报告,请求立项对该渠各项功能进行全面提升。(记者 徐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