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安远县创新综治工作 促进社会稳定

26.11.2014  19:28

   一个“细针眼” 串起“千条线

  ——安远县创新综治工作促进社会稳定纪事

  近日,笔者从省综治办获悉,凭借良好的社会综治办法以及取得的明显工作成效,安远县被评为2014年第三季度社会治安状况优秀县。一个山区小县,是如何通过基层治安维稳工作这根“”,以及联系服务群众平台这个“针眼”,串起和谐稳定环境里面细密“千条线”的呢?为此,笔者深入其中,了解该县心系群众安危冷暖,情关群众大事小事的点点滴滴。

   见缝插针 开辟联系群众的“绿通道

  “以前不懂法,发生纠纷和矛盾习惯用蛮办法,现在有了问题,我们都愿意向综治民情信息员反映,很快就能得到帮助解决。”11月16日,三百山镇乌石村村民谢邦有说。在该县,有着392名专门负责收集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综治民情信息员,他们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平安大使”。

  如何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民情民意、解决群众的困难呢?针对群众工作的特点,安远县先后开通了电话、信箱、走访、调查、座谈会等5种社情民意反映绿色通道,完善民情民意采集机制,开展“民情家访”活动,建立了综治维稳工作站,排查居民群众中的矛盾纠纷,变“群众上访”为“主动下访”,变“关门办访”为“公开接访”。

  安远县遴选了30名懂法律、懂政策、知民情、有威望、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人民调解员,组建调解专家库,根据综治民情信息员收集上来的信息,开展综合调解工作,做到矛盾调解全覆盖。同时,该县建成统一的社会综合治理信息平台,横向辐射所有社会管理、行政调解职能的县直部门,纵向贯通县、乡镇、村(社区)、村小组四级网络,加快对人口、房屋等各类基础信息的实时采集、动态录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事故、医患纠纷、山林权属纠纷、征地拆迁纠纷等问题,设立专业调解中心进行深入调解。目前,该县已采集录入各类信息2365条,收集各类矛盾纠纷224件,一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收集整理到位。

   穿针引线 搭建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一个电话救了我的命。”说起上个月的事,新龙乡小孔田村村民唐新平显得很激动。原来不久前,他的心脏病又犯了,独自在家的他幸好加入了县里推行的“十户联防”措施,他拨打了专用热线“995”,左邻右舍收到信息后,马上把他送到了医院抢救。

  针对偏远乡村留守老人多、综治工作易留空白等问题,该县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组织架构,把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所有资源“”起来,建立起上下联动的“群众之家”。与此同时,该县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通过定期召开分析研判会,对梳理出来的重大突出矛盾纠纷,按“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交办给有关乡镇或部门单位限期办结,对不及时有效进行调处的,下发督办函限期办结。并采取电话询问、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矛盾纠纷当事人进行回访,了解协议履行落实情况,确保群众诉求得到解决,群众利益得到保障。

  “群众工作要立足于群防群治,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该县公安局干部杜春明说。据了解,该县先后投入600余万元用于群防群治工程建设,涉及相关项目120余个,并构建平安互助网络,通过动态接警、全天候巡逻等多种方式,着力建立服务群众的立体式巡防体系,为群众处理各类问题1500多起,社会环境明显好转。

   细针密缕 织牢社会稳定的“篱笆墙

  “一个月的时间,所有征收户都已签订征收协议,提前完成了征收任务。”11月13日,在安远县新城区建设房屋征收工作总结会上,征收指挥部负责人说。征收过程中,没有出现一户上访户及拒绝征收的“钉子户”,这从另一个角度充分反映出该县综治工作的严密性与实效性。

  综治工作与社会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集镇改造、拆迁补偿、界址纠纷等矛盾问题,以及层出不穷的信访问题,这就更需要针对新形势创新综治工作机制。为此,该县细针密缕,实行综治工作“网格化”管理,按行政层级划分为四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服务网格,把人、地、物、事、组织等要素全部纳入管理网络,各级网格与网格之间、网格内户与户之间要建立格与格、点与点的相互联系制度,实现联防联动、信息互通,有效发挥网格化管理实效。

  为防患于未然,该县加强了未成年人的综治管理力度,对未成年学生犯罪嫌疑人实施“缓捕帮教”工程,在学校建设青少年警示教育基地及开设“阳光班级”模式,在社区建立“我帮你青春工作室”和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并对重点人员实行“五包一”管控措施,即一名领导、一名民警、一名干部、一名信息员、一名亲属包控一名重点人员,对家庭困难、思想消极的重点人员,积极推行亲情化帮教转化。今年以来,该县对198名重点人员全部落实教育帮扶措施,解决实际困难36件,落实帮扶慰问资金2.8万余元。(唐丽琴 肖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