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县高位推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15.01.2015  12:44

安远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为此,安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切实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职责、全面落实节约集约用地的核心任务。

(一)坚守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安远县县域面积235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8.6196万亩(基本农田20.35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率达85%以上。近年来,该县把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基本农田当作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该县把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纳入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分解任务,层层签订责任状,定期检查考核。二是1999年以来,该县投资76万元设立基本农田保护标志171处,教育和警示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广大群众增强保护基本农田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投资20万元,配备电脑、绘图仪、全站议、打印机等设备,组织开展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建立信息库,保证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三是先后开展了孔田土地整治项目,车头、天心土地开发项目等,本着“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实行先补后占,加大开发复垦工作力度。2014年,通过多方协调,在全市范围内有偿调剂87.2188公顷补充耕地指标,保证了该县建设项目用地特别是宁定高速(安远段)项目占补平衡的需要。

(二)用好土地,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政策。节约集约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一是转变用地理念和方式。在新增建设用地紧缺和土地资源闲置与低效利用并存的新形势下,及时扭转固化的思维模式。二是严格用地预审。在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上,无论是基础设施、产业用地,还是其他建设用地,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对用地规模、用地标准进行严格审查,坚决执行中央、省、市用地标准、要求。三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从严从紧制定具体项目最低投资强度和投资规模的准入门槛,县委、县政府树立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狠抓落实的精神,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职能,通过严格的执法形成打击违法用地的高压态势。

(三)部门联动,形成强大土地管理工作合力。面对土地管理政策的日趋严格,该县领导积极协调,各部门(单位)进一步认识到做好土地管理工作是大家共同的责任,而不是国土部门一家的事。为此,该县进一步强化各部门职责,建立政府领导、上下联动、国土牵头、部门一体的国土资源管理联动机制。该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通知》、《关于建立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治理长效机制的意见》、《安远县关于改革国土和规划行政执法体制的意见》等文件,为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齐抓共管新格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队伍建设,创造国土资源管理有利条件。一是创造一个好环境。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国土资源部门开展工作,积极创造有利工作条件。要求各乡(镇)要做好国土资源部门的坚强后盾,主动深入国土系统调查研究,大力支持国土干部开展执法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要求各涉地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与国土部门沟通衔接,为推动国土资源工作持续向好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国土系统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实行财政全额拨款。2014年底,经县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县国土局147名干部职工经费全部列入县财政预算,全面取消原定非税收入目标管理,实行财政全额拨款,解决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