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扎根边远农村 把文化\"种\"入农民心田

15.01.2014  13:40

  把文化“”入农民心田

——看安远如何将文化扎根边远农村

    安远县总工会艺术团的演员正在指导凤山乡东河村民学习采茶戏表演技艺。(资料图片)

    让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活跃群众生活、提高整体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受多方因素制约,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疲软,农民文化生活匮乏,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边远村组,“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成为文化生活贫乏的真实写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对文化的期盼更加迫切。如今,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遇到了什么难题,如何让农民的文化期盼变成现实?近日,记者来到安远一探究竟。

    资金大投入 期盼变现实

    “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悠悠地唱着最炫民族风……”每晚7时一过,距离安远县城60公里的天心镇禾新社区文化广场上,大妈们便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跳起了广场舞。此外,广场上还有不少人在健身、打球等,甭提多热闹。

    而凤山乡凤山村,村里的农家书屋灯火通明,村民们三五相邀,来到这里看科技书籍、交流种养体会……“以前,每到夜晚,不知到哪里打发时间,农家书屋建起后就成了大家学文化的好去处。”村民赖水长介绍说,他就是从书中知道了调配饲料,养出来的1500只肉鸭膘肥体壮,价格也比市场上高出了30%。

    凤山村党支部书记赖孚喜告诉记者,以前由于文化设施缺乏、文化活动少,村民的空闲时间只能在打牌、闲聊中度过,吵嘴打架、赌博迷信的事时有发生。现在,村民们的精神状态有了明显变化。

    和他们一样,许多边远村组农民的期盼变成了现实。近几年来,为切实解决农村文化建设长期以来存在的历史欠账多、现实投入不足等问题,安远县累计投入超3.5亿元,在县、乡(镇)、村三级建设文化广场、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体活动场所。目前,该县18个乡镇、151个村全部建有文化活动场所,文体活动开展率达80%以上。

    群众下单子 政府照“”干

    建好“舞台”只是开始,用好“舞台”至关重要。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农村的文化活动存在不少难题:农家书屋的书籍更新慢,经常是“铁将军把门”;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农民参加的积极性不高……

    “问题到底出在哪?只有问了群众才知道。”安远县文广局负责人赖德新告诉记者,针对这种情况,该县转变工作思路,变“只干不问”为“问了再干”“边问边干”,变以往的政府决策主导为“群众下单子、政府照‘单’干”。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安远县通过争取单位捐献、赞助的形式及时更新农家书屋的书籍,组织义工、退休教师、大学生村官等当好“文化管家”。组织文化干部走进农村、深入群众,先后编演《东江情》《豆腐佬与辣椒花》等反映当地实际、贴近农民生活的精品力作,并按照“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的原则,每月组织开展送戏、送电影、送文艺下乡等文化活动。

    如今,安远县每年安排放映公益电影2474场、“送戏下乡”260多场,文化活动实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安排”,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高涨,该县农村呈现出“腰鼓响村头,茶歌满田野”的动人景象。鹤子镇龙岗村村民郭喜发说:“现在下乡的文艺节目演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既看得懂,又受到教育,我们天天都盼着他们来。

    闲时可从艺 文化“”基层

    近日,安远县采茶艺术传承中心在孔田镇上寨村演出结束后,演员们来不及休息、卸妆,便马上召集村里的文艺骨干,手把手地指导他们采茶戏表演技巧。在现场参加培训指导的采茶传承中心主任赖永桂告诉记者,虽然几乎每天都要下乡演出,但全县乡村走一遍就得一年,因此他们走到哪儿,就会把指导培训带到哪儿,目前已在乡村培养了30多支文艺队、200多名“乡土艺术家”。

    “三下乡好是好,就是吃不饱。”在“三下乡”活动中,受人手等因素制约,很难把文化送到所有村,即使送到了村,也往往是“来了就热闹、人走茶就凉”的现象,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

    如何让“乡村大舞台”长久“活起来”,使其好戏连台?安远县有关部门为此建立“”文化的培育机制,将文化培训班办到乡村屋场。利用当地是赣南采茶戏发源地、中国楹联之乡等文化资源优势,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通过定期培训、政策扶持等方式,培养能自编自演的农村文化骨干和文化经纪人队伍,每年定期开展东江源合唱节、民间艺术展等文体活动,激发广大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

    “忙时种地,闲时唱歌跳舞,我们农村人的日子天天开心。”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安远县欣山镇古田村村民薛保山,如今成了“文化人”。因为喜爱唱采茶歌,他在县文化馆组织成立的村采茶表演队当上了队长,一有空带领队员训练、表演,忙得不亦乐乎。目前,该县成立有各类民间文艺团体80多个、成员2400余人,民间文化从业人员增至560人,农民群众由“乡村大舞台”的观众变成了主角。(来源:赣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