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开云:官员匪气在于官本位和权力至上作祟

23.06.2014  11:36

  日前,海南省海口市委常委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一位领导干部被同僚提出的批评意见是:“我觉得你身上不仅有官气,还有匪气。”据说,得出这位官员身有匪气的依据是:“工作方法简单,有些同志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打断,甚至粗暴骂娘。”(6月22日《中国青年报》)

  官员身上不能有官气,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官员在台上是官,走进商场、车站、人流中,就是一介草民,谁能看出你是官?然而,不少官员就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官,时时处处以官自称,别人喊自己不叫“书记”、“市长”、“部长”、“局长”,他肯定不高兴。个别官员不仅把自己当官看待,而且他的儿女也跟着沾光,“我爸是李刚”、“我爸是局长”层出不穷,就是典型例证。

  官员有点官气,想来也很正常,因他确实是官,当官久了,难免不染上一点。如果官员的官气不那么外露,百姓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官员不能有匪气,一点也不能有,只要有一点,百姓就要喊打。为什么呢?匪气是土匪、强盗才有的,官员一旦有了匪气,就不会被人民当做干部和朋友,而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成为人民的敌人了。

  然而,不少官员身上不仅有匪气,而且个别官员身上的匪气还很严重。君不见,有的官员奉行“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潜规则,只有摆出一副“无所顾忌”的流氓嘴脸,就会实现赢者通吃、百战百胜的“大好局面”。有的官员身上的匪气不仅表现为“粗暴骂娘”,还更深层次表现为“搞小圈子”、“为小兄弟两肋插刀”的江湖意气。在这些官员的脑子里,“关系才是生产力”、“团结同志不如扶持兄弟”,这样的官员看上去更像行走江湖的土匪、黑社会的老大。

  官员身上有匪气,根源在于官本位和权力至上思想作祟。我是官员,就应该高人一等;我有权力,你就只能乖乖臣服。顺我者留,逆我者走。你不走,将你撵走,亲自或喊人把你打走。官员的如此做派,不是官气起作用,而是匪气在指使和支撑。媒体差不多爆出的“正副局长互殴”、“副局长打办公室主任”,就是官员匪气的真实展现。

  官员身上有匪气,背离党的宗旨,影响党的形象,损害党的威信,比“四风”中的官僚主义还霸道,在百姓中的影响更恶劣。眼下,整顿官员作风细致入微、环环相扣,反腐浪潮风云激荡、一浪高过一浪。在这种情况下,官员还不改改匪气实在是不识时务。当然,要让官员改掉匪气,不能仅靠官员自我修炼和自我提升,还必须有刚性的制度约束和严厉的惩戒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