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严格区分官员官邸私邸 铁打的官邸流水的官

05.12.2013  00:44

加拿大总督府

编者按: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对全面改革作出了部署,而住房制度的改革,是重中之重。“探索实行官邸制”这短短7个字在民众中激起了巨大的反响,群众普遍表示拥护,期望能通过“官邸制”杜绝领导干部“以权谋房”的现象。

官邸制来源于海外。海外的官邸制如何实施运作、有无配套的机制?能否有效地防范住房腐败?我们约请几位外交官、专家讲述他们所了解的海外官邸制度。

各国或地区的官邸制有着不同的规定,比如美国规定政府应向任职期间的联邦、州、市主要官员配备官邸;香港的官邸制以法制和高薪为基础。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点:为最高级领导人配备官邸,对一般高官发放住房补贴。唯其如此,高官住在平民区的情况在国外比比皆是。官邸制必须要有配套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反腐的功能。

加拿大为领导人总督和总理提供官邸,即总督府和总理府,连家具、摆设和艺术品也都是国家财产,服务员同样由国家无偿提供。

巴布亚新几内亚、牙买加对国家领导人实行官邸制,对一般高官实行住房补贴政策。

在国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实行官邸制已有多年,其中不乏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的经验。这些国家实行官邸制的范围、对象、标准等虽不尽相同,但对国家领导人以及高级官员在任期内解决其住房问题都带有共性。加拿大:总督府和总理府内连家具、摆设和艺术品也都是国家财产

在笔者工作多年的加拿大,国家为领导人总督和总理在首都绝佳地段渥太华河畔建有富丽堂皇的总督府和总理府。我曾应邀参加过加总督和总理在两府举行的宴会及其他外交活动。据了解,总督府和总理府内连家具、摆设和艺术品也都是国家财产,服务员同样由国家无偿提供。他们上任时搬进来,卸任时即搬出去,如同在任美国总统住在白宫和英国首相住在唐宁街10号一样。总督和总理作为英国女王在加的全权代表和政府首脑,他们不具有官邸的产权,一旦离职,必须搬离官邸,让位于继任者。这种由国家向在任领导人提供免费住所的官邸制,至少有三点好处:一是保证国家领导人能够有尊严地履行职责;二是能有效抑制国有资产的流失;三是有助于预防住房腐败。尽管领导人不断变动,但作为不动产的国有官邸却永远存在,真可谓“铁打的官邸流水的官”。

在加拿大,国家不向部长、省长、联邦和省议员以及政府高级官员提供官邸,他们可以自购或租住别人的房子,由国家向其发放一定的住房补贴。这在“异地做官”较为普遍的我国尤其具有借鉴意义。事实上,加拿大的政坛人士如部长、省长和议员在家乡都有自己的选区,他们绝大多数并不固定地居住在首都或首府,而宁愿经常生活在自己的选区,这样既可与家人团聚,更可与其衣食父母即选民们保持密切联系。因为失去了选民,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在下一次选举中失去选票,丢掉乌纱帽。巴新:“国父”只有一处质量平平的房产

在我曾经任职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我与该国多名领导人和高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相互往来频繁。巴新在任总理有国家为之提供的官邸,但莫劳塔总理夫妇曾在其私人住宅里专门宴请过我和夫人。那是一栋建在山上的民居,房子宽敞而简约,然而家具和陈设却比较精致。因莫劳塔从政前曾长期担任过公职,且有自家生意,故家底比那些纯粹来自乡村的高官殷实。

巴新政坛元老索马雷在野时,曾邀请我和夫人访问其家乡东塞皮克省。我们在出席其家宴时看到,他作为巴新民众公认的“国父”、三次担任过总理、刚从外长位子上卸任的政治家,其私人住房远谈不上豪华。他三上三下总理职位,也同时三进三出总理官邸,自己在首都只有一处质量平平的房产。

我和夫人还曾率使馆全体外交官去外长蓬达里家做过客。他家周围邻居都是一般民众,不像莫劳塔总理住在山上档次较高的小区。其房子内部装修极为普通。他告诉我,房子是他自家的,其他内阁成员和他一样,国家每月给他们发住房补贴。他还说,前总理纳马柳在家乡拉包尔的住房年久失修,直到不久前才攒够钱予以翻新。

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巴新对国家领导人实行官邸制,对一般高官实行住房补贴政策,能较好地防止“以权谋房”。这与我国有些“异地做官”的领导,随着工作调动或升迁,其家庭房产越来越多的现象,以及官员去世后其家属继续占据原有房产的现象形成了鲜明对照。牙买加:官邸和私邸是严格区分的

我调任牙买加后,发现其实行官邸制的情况与加拿大和巴新基本相似。一个明显的共同点是一定级别官员的官邸和私邸是严格区分的。官邸只能在任职期间居住,个人没有产权。私邸是官员跟老百姓一样在市场上购买的私人财产。牙买加总理佩特森和我是近邻,两家官邸仅一篱之隔。2003年9月李肇星外长访牙时前往拜会佩特森,就是我陪他从我的官邸步行前往的。2006年3月佩特森卸任后就搬离官邸住进了私邸。我在任时的第一位牙总督库克爵士2006年5月卸任后也立即搬离总督府,回到蒙特哥贝市附近的私邸颐养天年去了。(赵振宇)

【1】 【2】 【3】 【4】 【5】 【6】 【7】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