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定期“警报”,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抽检与曝光,让问题食品上榜,失去生存土壤,倒逼生产者整改,是推进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但这远远不够。对那些重操旧业的违法者,只有进行严厉的惩罚与打击,才会让他们长记性、心有忌惮。
当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再次挑逗着公众的味蕾时,一场有关食品安全的“警报”紧随而来——据《新京报》5月7日报道,新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5月6日首次发布11大类食品的监督抽检结果,瓶(桶)装水、果酒、配制酱油不合格率分别达到11.9%、11.1%和14.3%,安全风险较高。而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大多为小微企业,甚至小作坊,在卫生条件、原材料使用、生产经营过程控制上存在缺陷。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一边是美味撩拨得人“口水与泪水齐飞”,一边是现实的冷峻敲打,令人“气愤与担忧共生”。美味与安全,当后者成为追寻与享受前者的障碍时,谈论传承美食文化的深厚底蕴,似乎变得离我们远了不少。
以往,通过若干食品安全事件,我们知道了一个个新名词:地沟油、镉大米、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鸡蛋……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多次遭遇威胁与挑战。而在对监管的分析与反思中,矛头纷纷对准“多头监管”、“九龙治水”、“十几个部门管不了一头猪”的尴尬局面。我国食品监督抽检尽管起步很早,却出现过多个抽检结果并不吻合、甚至互相矛盾的情况,这引发公众对抽检结果权威性和准确性的质疑,进而降低了对食品安全状况的信心。
这种局面发生了改变。“警报”的发布者——新设立的国家食药监总局,整合了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以消除饱受诟病的职能交叉、监控盲点等问题,同时,定期抽检、定期公布的制度得以确立,且以发现问题为目标,侧重安全隐患频发的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这被视作是“一龙治水”的良好开端。改革的信号,令公众再次燃起对高效监管的呼吁与期待。
抽检与曝光,让问题食品上榜,失去生存土壤,倒逼生产者整改,是推进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但显然,这还远远不够。桶装水质量问题多年前就被曝光,为何至今仍然严重?小微企业是不合格食品的多产区,也最容易改头换面卷土重来。对那些重操旧业的违法者,只有进行严厉的惩罚与打击,才会让他们长记性、心有忌惮。
遗憾的是,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数量与提起公诉的案件数量相去甚远。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出台相关司法解释,表现出严惩食品犯罪的意愿。
同时,越来越严格的监管体系正在建立。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有望年内出台;公安部也确认,国家层面成立一个专门的“食药警察”机构已酝酿了一年,打击食品药品犯罪的专业队伍与震慑力将不断加强。
不过,再庞大的机构和人员也难以把监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根油条、每一张大饼。我们不能将食品安全的希望全部寄托于监管部门。依靠包括每一个消费者在内的全社会各方的协同努力,食品安全之战才能完胜。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