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定杰:大学生“股神”炼成记也很励志

30.04.2015  12:19

  最近,随着新一轮股市大热,身处武汉的大学生们,估计发现身边又多出来一群膜拜的牛人:没错,他们就是创造暴富神话的炒股操盘手!稍稍翻翻以前渲染大学生炒股的报道,就会发现上镜率最高,还真当属武汉学生的特长!拿着家里给的几万元积蓄甚至是压岁钱,就是启动资金,去证券公司开个户,运营数月,大多赚的金银满盆,俨然走上人生巅峰:“90后大学生炒股:班上20个男生15个炒股赚了钱”、“湖北大学生炒股:1万压岁钱赚13万”......

  但是,毕竟90后年轻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遭到了一定程度的非议,无外乎是学业为主、生活费取之父母,来之不易等等说辞。不过,争议之前也先看看人家学的专业,金融、投资,会计、财务,一听就是行家。大学生凭啥就成了股市里冲动冒进的代名词?新生代理财观迥异父辈,大多数行情起来了反倒更为冷静,毕竟炒股只是兴趣,还没掉在钱眼里。

  特别是对于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讲,利用业余时间玩玩股票,益处倒是不少。一、炒股本身就是专业学习,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目的去锻炼的方式,效果比死记硬背概念好得多。二、炒股也是一种兼职,只是一种特殊的勤工俭学方式。学生们通过投资,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自己赚取学费、生活费等相关费用,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何乐而不为?一般他们的资金来源也是父母支付,家庭条件太差,也不会轻而易举就拿钱给孩子烧。三、炒股能开阔视野,培养眼光,学到更多专业以外的知识。炒股不是盲目滴投机,各行各业的知识都需要涉猎。比如有一阵,“页岩气”在股市很火,但这是个什么东西?前景如何?不知道的话盲目下手风险太大。查资料、自学,只有将自己不懂的概念研究得十分透彻,才可以去作出相对科学的决策。

  这是他们提前走向社会的练兵场,于专业技能,于心理素质。毕竟一个掌握了相关财经知识,能看懂财务报表、会分析财经数据的大学生,相较于一个仅靠运气来炒股的人来说,他们的投资行为,尽管未必百分之百能确保他们在股市中盈利,但至少只要他们能运用所学,理性操作的话,投资失误的概率是低于那些非专业人士的。

  当然,过分痴迷投身股海,丢掉脚踏实地的初心也是得不偿失的,学会合理地规避风险也才不至于赔得连饭钱都没有。学校等相关部门在引导的时,一味禁止倒不如联合校外机构举行个模拟炒股大赛,给学生小试身手的一个平台,也不失为一个理性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