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中心城与丰樟高“双核”驱动 明确5年目标打造5个千亿产业和园区

04.11.2013  09:07

  10月29日,万载县灯饰产业办副主任叶悠青望着眼前的一片开阔地,充满了期待,这里正在打造“中部最大的照明灯饰产业基地”。万载县计划用10年时间,安排2万亩工业园区土地,把LED灯饰产业发展作为该县第一支柱产业,通过生产、销售一体化,辐射南昌、长沙、武汉中部三个省会。

  这是宜春市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发展大升级的一个缩影。航空、高铁的建设及开通,把宜春推向新的起点。宜春市把工业升级放在首位,通过中心城与丰樟高地区的“双核”驱动,力争5年培育5个千亿产业、5个千亿园区、10个百亿企业,打造宜春工业经济“升级版”。

  产业升级的奉新经验

  今年9月,江西永兆实业在奉新县安装调试设备完毕,正式投产。这是奉新县引进的第一家印染企业。至此,纺纱—织布—印染—制衣,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已形成。奉新纺织产业从2003年“无中生有”,这十年,正逢全国纺织行业“大洗牌”,奉新纺织产业却迎来了发展黄金期。目前,全省纺织规模前三甲均在奉新。相关人士透露,奉新县今年可望创评“中国棉纺织名城”。到2015年,奉新纺纱生产规模达250万锭,年织布和印染10亿米,年产针织服装4亿件,形成较为完整的纺织产业链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0亿元。

  5年打造5个千亿产业和工业园区

  “通过连续几年强攻工业,宜春工业取得显著成效。工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0%,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居全省第四,工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份额占到了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7%,宜春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盘点工业发展,宜春市市委书记邓保生在谈到成绩时毫不吝言,但同时也流露出深深的忧虑。比如工业总量仍然不大,没有千亿产业、没有千亿园区、没有百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型新兴产业比重偏低。

  今年9月,宜春市明确了“三升级”的发展思路,即工业升级、农业升级和旅游业升级。“以工业率先升级带动宜春发展升级”是首要目标。力争每年引进、开工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各100个以上,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5年打造5个千亿产业、5个工业园区、10个百亿企业。力争县域经济再提速,第一方阵的每年前移1位,第二方阵及以后的每年前移2位,全国百强县再进位,中部地区前20强占有2个席位,全省10强占有3个席位。

  “区域经济发展有个‘双核’现象,宜春的‘双核’就是丰樟高地区与中心城板块,其人口、GDP、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份额均在60%以上。”相关经济专家认为,“双核”率先发展的能力如何,将影响宜春经济发展全局。

  如今,宜春经开区以锂电新能源、生物医药、机械电子等新兴产业为主导,正着力构建经济发展新优势。丰城,横空出世的商贸物流产业,与总部经济、稀贵金属再生、富硒农业、生物食品等绿色生态环保型产业,提升着丰城独具特色的竞争力。

  看樟树,盐、药、酒提质升级,产业经济与创意文化比翼齐飞。看高安,依托瑞阳新区、大城昌西文化产业园,崛起了光电信息、商贸物流、文化创意、富硒农业等新兴产业。

  今年,上高已规划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争取2025年打造一个千亿产业。

  万载打造“中部最大的照明灯饰产业基地”。袁州的生物医药、宜丰和铜鼓的竹木加工、靖安的硬质合金、奉新的现代纺织,都构成了宜春新跨越的产业之基。

  文/记者陈文秀

  建设幸福宜春两大策略护航

  建设幸福宜春,是目前这届宜春市委从实际出发,着眼宜春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审时度势、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在这个方向的驱动下,这座浸染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江南城市,正嫁接着现代文明的基因,把工业升级放在首位,通过中心城与丰樟高地区的“双核”驱动,用两大策略让宜春在建设“幸福宜春”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两个策略中,工业先行,通过连续几年强攻工业,宜春工业取得显著成效,工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0%,下一步要做的是继续强化,果断升级。通过调查研究,宜春市委确立了今后5年力争培育5个千亿产业、5个千亿园区、10个百亿企业的工业升级目标,要以工业率先升级带动宜春发展升级。要完成这一目标,必须有强大后援支撑,宜春市委的选择是大力发展丰樟高地区与中心城板块,让这两个板块率先飞起来,为工业升级这一远大目标积蓄能量,奠定基础。宜春市一直把“县域经济和板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以过人胆识推动县域经济错位发展,形成一县一品、你追我赶、百花齐放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这两个区域的建设过程,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丰城、樟树、上高、万载、宜丰......都发挥各自的优势,依托各自优势资源形成独有的产业经济布局,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竞争力。

  幸福,是需要底气的。“幸福宜春”的底气来自何处?来自于这两大全局性的战略,来自于宜春人民不断的努力。通过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依靠“双核”驱动,完成工业升级,从而带动宜春全面升级,最终一定能把宜春推到新的起点。本报评论员叶海波

 

来源: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编辑: 薛岚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