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中心城区小升初招生:政策不变 学区微调 

03.08.2015  15:27

新增3所招生学校

问:2015年中心城区小升初毕业生大概有多少?有没有新增的初中学校招生?

答:2015年中心城区小学毕业生有6600多人,预计外地回流和农村进城就读学生有600人以上,小升初招生人数在7300人左右。今年秋季有3所学校启动初中招生,分别是翰林学校、新康府学校、宜春百树教育集团卢洲路校区,将有效扩充中心城区初中学校容量。

政策不变

学区微调

问:去年小升初招生工作出台了一些政策和要求,大家比较关心。今年我市中心城区小升初招生政策是否有新的调整和变化?

答:小升初招生工作是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今年中心城区小升初招生“政策不变,学区微调”。

政策不变”是指三项政策保持延续:

一是招生原则不变。坚持“就近划片、免试入学、全部进校”的原则,教育主管部门为中心城区及外地到宜春就读初中的所有小学应届毕业生提供城区初中学位,做到“零门槛”。学生入学以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住宅房产坐落地址和户口所属地等为主要依据,原则上以小升初报名时提交的房产证为依据,未提交的视为无房。

二是招生方式不变。采取初中单校划片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对口招生的方式,即为每所初中学校划定了一个学区范围,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毕业生原则上全部升入本校初中部。

三是择校生政策不变。坚持“择校生不得享受优质高中到校指标”,就是指择校生不享受初升高的均衡生资格。择校生指不在划定的学区范围内,要求选择中心城区优质初中学校(宜春实验中学、宜春八中、宜春三中、宜阳学校)就读的学生。

学区微调”是指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心城区优质初中教育资源,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今年的招生计划和现有初中学校的布局及招生容量,对部分初中学校的学区进行相应调整。近日,已经公布了“宜春中心城区路段示意图”和“2015年宜春中心城区初中招生学校学区范围公告”,大家可在宜春教育信息网(http://www.ycedu.jx.cn/)或《宜春日报》7月31日一版查看。

理性对待择校问题

问:学区调整之后,如果学生家长在学区范围内有相关房产材料,小升初报名时没有及时提交的,能不能第二次提交?

答:如果在调整后的学区范围内确实有房产材料未及时提交的,8月3日由毕业学校统一交到小升初招生咨询地点:宜阳学校。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将组织人员现场咨询、集中审核。

问:去年,小升初严格执行了择校生的政策,今年,也有很多家长和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有需求、有择校的想法,但又担心三年后会因为均衡生资格的问题影响初中升高中,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答:对于小升初择校的问题,大家要理性看待。去年,我市根据2014年教育部等五部委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不得享受优质高中到校指标”要求,严格执行了这项政策,但同时也为广大的初中毕业生开设了其他的就学通道。一是加大中心城区普通高中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二是新建高中学校,2014年底,中心城区启动了宜春九中的建设,学校规划面积230亩,在校生规模4500人,根据市政府要求,该校将于2017年秋季建成并投入使用。宜春九中按省重点高中的标准规划建设,学生的均衡生资格对入学宜春九中没有影响。三是拓宽升学通道。今年宜春中学举办了中韩特色班,宜春一中三年前就与新西兰联合办学,宜春三中今年举办了特长班。

重视均衡发展

问:近年来,对促进中心城区初中教育均衡发展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

答:近年来,市、区两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概括起来是四个方面:一是持续推进联合办学。从2009年开始,先后启动了中心城区初中学校两轮联合办学,今年,为推进联合办学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我市又制定下发了《宜春中心城区初中联合办学暂行办法》。目前,宜春实验中学与宜春五中的联合办学取得了明显成效,家长和社会的反响都非常好。宜春五中由2009年的全校仅有39名学生发展到1021名。二是加快学校建设。去年,袁州学校和新康府学校已开学招生,今年秋季翰林学校将投入使用。三是整合优化资源。去年,推动了宜春四中与宜春二中的资源整合工作,完善了两校结构布局。四是积极推动民办公助。为了扩大城区优质初中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家长需求,在去年启动宜春八中与宜春百树教育集团(学府路校区)初中部共建的基础上,今年两校将继续深入合作,在宜春百树教育集团(卢洲路校区)共建初中部。可以说,这些措施同时并举,对促进中心城区初中教育均衡发展,为广大家长和学生提供选择空间,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强招生监管

问:在小升初招生的过程中,如何加强监管?

答:在操作过程中,我们从两方面加强监管。一是在学区范围、招生计划、学位通知、学籍管理、年报统计等五个方面强化控制机制。二是坚持纪检监察、新闻媒体、人民群众、制度等四种监督机制。对招生学校,我们要求做到“五个严禁”:即严禁组织“小升初”考试或变相考试,严禁接收家长未签订承诺书的学生为择校生,严禁承诺择校生中考时具备均衡生资格,严禁擅自接收没有学位通知书的学生,严禁以任何名义收取与入学挂钩的费用。凡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在招生过程中,市教育局将进一步畅通监督、咨询渠道,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举报电话:3998129,3997843。同时,为进一步做好答疑、咨询工作,从8月1日开始,我们将安排专门人员在宜阳学校进行现场咨询,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来咨询。(记者 张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