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传统手工夏布制作技艺后继无人

18.12.2016  21:34

(江西广播网12月18日)苎麻素有“国纺源头,万年衣祖”之称。唐宋以来,宜春夏布就是历代贡品,其中以袁州、万载、上高生产的夏布更为精良。然而,曾经辉煌的夏布如今却逐渐走向衰落,传统手工夏布制作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宜春台记者袁晨报道:
 
宜春夏布制作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割麻、剥麻、刮麻、牵纱、穿纱、梳纱、上浆、织布等数十道工序都需要手工完成。今年70岁的宋德开是万载黄村的夏布传承人,20岁开始跟着父亲学做夏布,这一做就是50年:(出录音“夏布盛行的时候,咱们村里做的人多吗?多了,我们村里基本一半以上的人,每天织夏布都要织一百多(匹)。”音止)
手织夏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在龙贵根家里,他和老伴王会珍用着最传统的织布机正在织麻布。伴着脚底有节奏的踏板声,黑漆漆的卢梭在根根麻线中左右穿梭,村民 王会珍:(出录音“我这个简单的要织两天,两天就能完成,像大叔那种呢?大叔那种三天吧。”音止)
随着科技的发展,纺织业逐步实现机械化加工、生产,夏布开始逐渐走向衰落,夏布厂纷纷关停,从事夏布生产的人也逐步转行。十年前,黄村的人们在正月里见面寒暄的常用语是“几时开始刷布”,而十年后,春节回家的年轻人常问的是“几时出门打工”。 万载县黄村夏布传承人 宋德开:(出录音“只有其他的老人做了,青年人不做,出外打工了,由于做这个赚不到钱。当然希望下一辈尽心地传承下去。”音止)
宜春手织夏布“柔软润滑,平如水镜,轻如罗绡”,除了可以做成夏布版画,还可以制成门帘、折扇、屏风、衣服等多种制品,为了宜春夏布能重拾昔日辉煌,当地政府出台多项举措,推动夏布产业的发展。万载县马步乡党委书记 游承飚:(出录音“把它做成一个工艺品,把夏布的制作文化和旅游文化相结合,(政府)支持(方面)我们想的就是在资金上我们给予扶持,提供场地给(夏布)企业。”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