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创新河湖管护体制机制

17.05.2020  20:40

  本报讯  (记者邹海斌) 宜春开展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实行水库“人放天养”,守护了一河(湖)清水。日前,宜春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激励。

  宜春市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各项工作和水环境综合治理,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按照“属地管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逐河逐段、逐湖逐库明确了责任人及其具体职责,全面落实市县乡村四级河长,设立河长制公示牌,接受群众监督,流域水系河湖实现包河到人,责任到位。市级河湖长每半年、县级河湖长每季度、乡级河湖长每月、村级河湖长每周巡河不少于1次,推动涉水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宜春坚持全流域治理一盘棋,突出抓好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港口污染、水域采砂等5个专项治理行动,为鄱阳湖水质稳步改善贡献力量。全市11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进展顺利;108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改造)已完成93座,污泥无害化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全市城乡垃圾一体化覆盖率达95.19%,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7.9%。

  工业污染整治智慧化,完成重点排污企业安装在线监控装置41个,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安装在线监控装置15个。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力度不减,全市禁养区拟调整为1233个、禁养区面积4741.31平方公里;规模以上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完成改造132个,建成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场10个。

  宜春以流域为单元,深入开展陆域防控治理、水域保护修复等生态建设行动,打出了一套护河“组合拳”。

  强力推进“清河行动”,对河湖“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新建一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添置专业清漂船,拆除一批流域内养殖场。

  抓好工业污染集中整治,推进工业聚集区污水管网建设;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推进畜禽养殖污染和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加大城乡生活污水及垃圾治理,因地制宜搞好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实施防洪疏浚、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全市在10条河流开展流域生态综合治理试点,治理流域面积7601平方公里,重点打造以靖安县北潦河为重点的全国示范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