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学院化生学院党建工作探访录

13.10.2015  15:53

  曾先后荣获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工人先锋号”、省“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的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化生学院”)党总支,近年来捷报频传:成功获批药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江西省省级重点学科、院士工作站、“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项重大学科建设和科研平台……

  不久前,记者走进该院探寻他们成功奥秘时发现,在这一串串耀眼光环背后,是他们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秉持“聚焦中心抓党建,党政合力促发展”的理念,着力打造一支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廉洁高效、甘于奉献的党政班子和党员骨干队伍,强化管理和服务工作,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全院党员干部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科学谋划、克难攻坚、创先争优,促使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长期以来,化生学院党政班子十分重视学科专业建设,科学谋划,真抓实干,培育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和引进硕博高学历人才,组建学科团队,实施人财物倾斜政策,加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在原有省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天然药物化学等学科平台基础上,2011年,又新获批了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奠定了学科建设的坚实基础。

  就在2011年,该院把申硕工作作为当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并决定将化生学院的药学专业列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申报专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在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化生学院党政主要领导和相关学科专业的老师积极参与,夜以继日的为申硕做了大量的前期论证、答辩的材料准备工作,最终成功获得了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实现了宜春学院办学层次的重大突破和办学水平的重大提升,成为学院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学院为此召开申硕成功总结大会,化生学院被授予申硕工作突出贡献单位。

  2012年招收了首届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创了该院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至今已招收四届近百名研究生。四年来,化生学院积极配合上级和学院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在教育部组织的对学院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的中期检查中获得了“A-”的好成绩。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长期的学科专业建设积累,就没有申硕的成功。在学科建设和申硕过程中,化生学院党组织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干部和教师先锋模范和中流砥柱作用,在学科带头人、硕导、学术骨干中有许多是党员教师(包括退休教师),他们长期努力奋斗、不懈追求、默默耕耘,铸就了学科专业建设的成果和申硕的成功。然而申硕成功后,化生学院并没有停下学科专业建设的脚步,而是继续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发挥重点学科和申硕专业的示范作用,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新增了一批校级重点学科专业,促进各个学科专业建设持续协调发展。

  搭建平台、积极引导科研创新获得重大进展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化生学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积极搭建各级各类科研平台,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增强科研实力,达到以科研促学科专业建设、以科研促教学和人才培养、以科技服务社会的目的。特别是近年来院党政主动谋划、主动服务、多方协调,致力于打造高层次高水平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组织申报重大科研项目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

  2014年,在学院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以化生学院省天然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丁健院士担纲组建申报的我校“天然药物创新”院士工作站,经江西省委组织部、省科协审批获得建站资格。校党委书记肖华茵在江西省省级院士工作站授牌仪式上代表学校领取牌匾。2015年5月,在该院主办的天然药物创新与宜春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举行了“天然药物创新”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标志着该院首个省级院士工作站正式启动运行。这必将极大的促进宜春学院在天然药物和生物医药领域的科研创新与协作,大大提升学院项目研发、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014年,化生学院还与江西腾达集团校企深度合作,共同组建了工程技术研究与分析测试中心,斥资数百万元添置装备了一批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极大的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同时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了新平台。

  “2011协同创新中心”是我省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重大战略举措,由省教育厅组织评审认定并立项资助。几年来全省高校踊跃申报,竞争十分激烈,获得认定资助的难度很大。申报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是学院科研工作的重大任务,校领导积极筹划、科学决策,依托化生学院天然药物省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产业发展区域协同创新联盟”和相关省级重点学科优势,组织申报“2011协同创新中心”。

  2014年,化生学院按照学校部署,积极配合学校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发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申报材料的收集整理,参与了当年“2011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工作,因竞争激烈而落选。化生学院并没因此气馁,而是积极创造条件,搭建新的平台,拓展协作单位,夯实科研成果,2014年下半年新组建获批了省级院士工作站,2015年5月又成功举办了“天然药物创新与宜春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为再次申报做准备。

  2015年6月,学院决定再次申报“2011协同创新中心”,化生学院全力以赴,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申报材料,在省教育厅汇报评审时获得一致好评。近日,江西省教育厅下文认定我校的“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发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为第四批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资助经费达2000万元,实现了我校科研平台建设的重大突破,将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提升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为学院转型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几年来,化生学院在着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同时,注重组建科研创新团队,鼓励和引导申报重大科研项目,每年组织召开重大科研项目审批论证会,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学科带头人、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在科研立项中的引领作用。据统计,该院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7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重大科研项目立项和高水平学术论文数量逐年递增,多次被学校评为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突出中心、教书育人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多年来,化生学院党总支以教育教学为中心,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积极做好教职工党员发展工作,培养吸收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入党。

  为推进转型发展,院党政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申报立项了一批教改课题,生物工程专业被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药学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为专业改革综合试点专业,与仁和药业共建“江西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制药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着力打造了一批优秀教学团队,如药学与制药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教学团队、生物制药省级教学团队,建设了一批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新建了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重视抓好本科生考研工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指导和服务于学生考研,形成了浓厚的学风氛围,多年来化生学院本科生考研深造人数和考研率居学校前列。

  化生学院注重发挥党员教师的教书育人、服务育人职能,积极鼓励党员教师参与辅导学生考研、科技创新、专业竞赛、兴趣小组等课外辅导活动,举办各类知识竞赛和学术讲座,组织开展各种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在党员教师的影响和带到下,全院教师专心教学,潜心育人,营造了浓厚的教书育人氛围。值得点赞的是,化生学院党总支书记张翘楚同志,多年来不计报酬的精心辅导学生考研,如今由他辅导考研深造的学子已是桃李遍天下。

  近几年来,化生学院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办学条件和办学实力得到显著提升,这与重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营造团结向上、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是分不开的。化生学院拥有一个党政合力、团结务实、善谋实干、廉洁高效的领导班子,注重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从领导班子到党员教师都做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干事创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发展升级上,不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特别是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作风,完善了各项制度,规范了各项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推进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各项中心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回顾过去,无愧无悔;展望未来,信心满满。化生学院将围绕转型发展这个中心,坚持以服务为引领,进一步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突出重点,破解难题,创新创特,打造品牌,推进“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落地生根,培育更多地党建成果。(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