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呈现美只为留住最珍贵的宜春记忆”
核心提示: 3月17日,由国内外70多位顶级延时摄影师联手拍摄的《韵动中国2015》正式发布。片中出现宜春鼓楼场景,字幕上赫然写着:宜春梁思恒,这是宜春风景第一次进入《韵动中国》片中。
这要归功于梁思恒和他的《律动宜春》。年初,一部名为《律动宜春》的延时摄影短片在网上广为流传。这部6分半钟的短片, 通过上万张延时摄影作品,“记录最美宜春,留住最绚烂的瞬间,”引来众多网友点赞。这位来自宜春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大四学生梁思恒在临近毕业时,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他青春年华里最美记忆的地方,也是他的第二故乡——江西宜春。
宜春首部延时摄影作品问世 网友直呼“震撼”
2015年1月1日,是个值得期待和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宜春首部延时摄影作品——《律动宜春》问世。
“天天生活在这座小城,你有没有见过这么美的宜春?”
“看了视频你会不会因为自己是宜春人而感到自豪?”
“太震撼了,真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一位学生之手!”
视频一经公布,掀起轩然大波,一时间,网友们纷纷转载。两天内,腾讯和优酷的点击率超过三万。
在视频里,这个湛蓝的天空、恬静安详的小城,一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令人心生向往。
这个来自广西桂林的小伙子1个人,150余天的坚持,近8万次快门,花费四万余元用自己的方式为第二故乡献上了一份大礼。
中国延时摄影联盟评价他:“用大学四年的时间,用脚步丈量着这一方水土,用一张张照片定格每一个瞬间。”
延时摄影,简单来说就是把单个静止的图片串联起来,得到一个动态的视频。宜春首部延时摄影作品的问世,让众多身在宜春、长在宜春的网友们直呼震撼,“我哥哥在北京上班,过年回来第一句话就问这部《律动宜春》谁拍的,说他在北京看了视频后感到很骄傲,还向身边的朋友自豪地介绍了自己的家乡。”一网友感慨地表示“我也是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延时摄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V电影网是梁思恒常浏览的一个网站,而在网站上无意中看到的《韵动中国1》又带他走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延时摄影,他被这梦幻般的延时摄影深深地吸引住。一向爱尝试的梁思恒按捺不住了:“我可以试试用延时摄影的方式拍宜春。”就这样,他萌生了延时摄影记录他的第二故乡的想法。
因为要面对一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领域,梁思恒一遍遍的在网上搜罗相关资料,又在网上联系到他的老乡,《韵动中国1》的摄影师文明,成了文明qq上的常客,喋喋不休的请教问题,自己钻研再请教,终于从门外汉成为中国延时摄影联盟的一员。
摄影本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延时摄影的拍摄过程中更是困难重重。“最让人头疼的是天气问题,因为适合拍摄的天气不是每天都能碰到,这就需要耐心地等待和细致地观察。”梁思恒对记者说。为了其中一组月升月落的照片,他有几次独自在外边拍摄到凌晨。
为了拍到雷电,他冒着大雨爬到学校的主教楼顶,直挺挺的站了1个小时,把伞打给相机,回来时自己全身湿透,重感冒卧床不起。
后期处理也是梁思恒面对的一个大难题。因为涉及到很多制作软件,之前也没接触过,一切都是靠自己摸索、请教,一步一步反复观摩成形作品,搜索视频教程,仔细研究,完全自学软件操作。
在后期剪辑的两个月里,梁思恒几乎不睡觉,天天睁着布满血丝的眼睛瞪着电脑屏幕,遇到困顿的地方他就拿着剪好的半成品到处找老师同学们挑毛病、解决问题,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律动宜春》,已经是改过13回的最终版本。
当记者问道,为何如此坚持时,他激动地说,“当发现兴趣也可以享受一种成就时,心里的欢喜会带动着整个人奔跑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最大阻力来自于时间和资金”
“律动宜春》能拍得更好" >如果再给我一些时间,我想《律动宜春》能拍得更好”,在采访中,梁思恒反复强调。
因为面临毕业找工作,梁思恒必须在2014年底完成《律动宜春》,而宜春又是阴雨绵绵天气居多,这就导致真正能拍摄的时间相对较少,也有很多地方来不及去拍摄,“天气不好,我只能干着急,越拍越觉得时间不够用”。说到这里,梁思恒有些无奈,“我想把最美的风景记录下来,可由于时间的关系,还有很多景点都没去。”
而资金方面的困难也让梁思恒倍感压力。他原来用的相机是Canon60D,延时拍摄对画质、色彩等方面的要求更高,他用自己的积蓄加上和朋友借的钱换了相机,平时的生活费也基本省下来买相机配件。“除此以外,在拍摄过程中景区门票、来回车费等这些零零碎碎的加起来也花了不少,”梁思恒如是说。
前期拍摄设备跟上了,后期剪辑设备也不能落后。以前的笔记本修照片很卡,甚至有时候一死机之前没保存的素材都没有了,导致又要返工。最后梁思恒咬咬牙拨通了父亲的电话,向父亲打借条配置了一台新电脑。
在《律动宜春》中每处风景仅出现几秒,但背后却需要拍摄几十甚至上百张照片。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梁思恒也出现过倦怠。“最辛苦的其实是在做后期的时候,有时照片一直处理不好或者是镜头的衔接上出现问题,只好一个人坐在凳子上苦恼”但他不断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在采访中,梁思恒调侃“说的好听是执着,说不好听就是太倔嘛!认定的事情八匹马拉不回。”在后来拍延时摄影的过程中,他的老师黄海燕看过他的素材曾经提点他“拍摄的时候一定要有主题,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有计划的拍”。但他不这样认为,他坚信自己只要拍出来所有的美景,还怕没有主题吗?
而当梁思恒在做后期碰了一鼻子灰的时候,回想起黄老师的话,“我简直想给自己俩巴掌。”
朋友眼里的“疯子”
宜春学院新闻传播专业有一个课程叫《摄影与摄像》。
第一堂课上,老师拿着一台单反讲解,那时的梁思恒没有想到,他将与单反相伴。在一次看车展时,他拿着手机拍车模,却发现车模根本不看他的镜头,只盯着单反微笑,那一刻,他发誓要买单反。没伸手问家里要钱,他靠吃泡面馒头省钱,兼职打工赚钱,单反到手那一天他又去了车展。
在随后的日子里,单反如衣服一样成了梁思恒身上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他是个相对安静的人,晚上一群朋友们闹哄哄的去吃宵夜,他在人群中不哼不哈,一抬头就能发现天上的月亮和某栋建筑是一个绝佳的构图。
人一旦痴迷于某个东西必然会入魔,梁思恒则会成魔。宿舍里斯坦尼康、滑轨、摇臂、闪光灯等各式各样的单反配件是他不开荤不买衣服不约女同学烧钱烧来的,电脑上Lr、Ps、Lrt、Ae等看花眼的软件是他用除了上课上厕所剩余的所有时间钻研通透的。朋友们一提起梁思恒:“嗨!简直就是个疯子!”“太任性了!看中个器材非得想方设法买,有时候修照片剪片子整夜不睡觉,熬的眼睛跟兔子似的”……
禅博园,仲夏,炎热的中午,因为光线十足是拍摄的最佳时间,他一个人又扛着器材出发了。禅博园两百多道台阶,顶端是拈花指,为了拍出大气磅礴的效果,他每走一级台阶,都要定好点对好焦,再拍一张照片,每走一级重复一遍,别人二十分钟徒步完成的路程他要用两个多小时,走到中间发觉中暑体力不支,恰巧旁边路过一个戴凉帽的大叔,他掏出十块钱买了人家头上的旧草帽硬撑着拍完,回到学校时已经中暑身体极度不适了。朋友听说了又是“哎,疯子,没得救了”。
因为挚爱,所以热血沸腾,这是梁思恒对自己痴迷的解释。
“感谢每一个给予我力量的人”
梁思恒说,成长的路上,别人的一臂之力和经验教训可能会省去你独自摸爬滚打一年的精力。
不得不说,梁思恒确实是非常幸运的。
幸运的有老师带入门,有朋友们鼎力相助。“我的老师黄海燕给了我很多建议,经常半夜给我指点,在后期的剪辑中,各专业的老师也都在不同领域给了我帮助,比如音乐的选用、技术的剪辑等等,还有我的同学们,一直陪伴我,再累也值得!”
在采访中,梁思恒告诉记者,微博上认识的摄影发烧友彭易平给了他极大帮助,俩人有很多共同语言,有时候看着天气晴朗,彭易平就开车带着梁思恒,背着各自的器材去拍,常常废寝忘食。
在梁思恒的书架上,有一本《印象宜春》,这是宜春市委宣传部的领导送给他的。梁思恒说,在拍摄的过程中这本书给了他很多灵感,“让我在拍照过程中能将自己融入到故事的意境中去,让照片生动起来。”
“在此,感谢每一个给予我力量的人。”话音一落,梁思恒双手合十以示敬意。
宜春学院文传学院殷娟娟教授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里写道,“这样的学生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欣慰,也让我们不敢懈怠。”
《律动宜春》最后一个画面是日出,代表新的一天开始。如今的他,也要重新启程了,去追求他的梦想,正如他所说“我希望生活可以把我千锤百炼,至少我是一直跳动的。”
宜春学院学子梁思恒执着摄影为第二故乡献礼 宜春风景首次入选《韵动中国》 -
南昌11:52 23.03.2015 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