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筑牢“五道防线”实现地灾“零伤亡”

15.01.2015  12:44

近年来,宜春市积极构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筑牢地质灾害防治“五道防线”,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据统计,2014年,全市因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8起,造成财产损失234万元。由于监测预警及时,已连续6年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件。

强化组织领导,筑牢责任防线。市、县两级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任总指挥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明确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群测群防的工作格局。组织修订《宜春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印发《宜春市201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周密部署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强化应急演练,筑牢思想防线。省国土资源厅和市政府在宜丰县科海职业技术学校联合举行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了政府的组织能力和部门的协作能力,检验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识灾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

强化群防群控,筑牢监测防线。全市聘请义务监督员2000余名,与各乡镇、村干部共同建起监测网,全力以赴做好汛期预防监测、防灾避让工作。全面落实汛期领导带班、工作人员值班的24小时值班方案,根据气象预报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提前组织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避险转移,避免因地质灾害造成房屋倒塌的人员伤亡。

强化地灾巡查,筑牢预警防线。加强强降雨期间的地质灾害排查巡查,组织开展巡查1423人次,巡查地灾隐患点1049个,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和防灾工作明白卡4533份,发现险情及时采取紧急避让措施。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利用有线电视、广播、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106次1.2万余条,及时把预报信息发送到有关人员。

强化防治结合,筑牢治理防线。加快推进治理项目工程建设。2011年立项的7个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已全部通过市级初验,其中有4个通过省级竣工验收;2012年立项的7个项目已全部动工,其中有3个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袁州区、铜鼓县等地继续自筹资金治理6个地灾隐患点,消除地质灾害威胁。袁州区地灾治理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得到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专题调研组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