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新区以“党建+”抓实社区管理

06.06.2016  09:27

  经过一个多月的集中整治,困扰宜春贸易广场十多年的消防隐患终于在5月6日得到顺利消除,36个消防通道全部打通。在集中整治过程中,贸易广场商户中的党员积极主动参与,带头清理占道经营、乱停乱放、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赢得了市场商户和附近居民交口称赞。这是宜阳新区以“党建+”抓实社区管理的一个缩影。

  历经10年发展,宜阳新区将宜春中心城规模从32平方公里扩大到60平方公里,并成为宜春政治、文化、信息、金融中心。如何有效管理好新区,成为新区决策者的又一道命题。实践中,新区以“党建+”为统领,将党建与便民服务、就业创业、社区文化、志愿服务等有机结合,突出社区特点,抓实社区管理。

  官园街道枣树社区属村改居社区,成立于2003年10月,是失地农民的集中安置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社区人口逐渐增多,人气渐旺,但街道路面破损严重,房屋立面斑驳。为帮助失地农民就业创业,新区于2013年12月投入1200多万元对社区创业一条街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社区环境大为改观,100多家商户进驻创业一条街开店经商,解决当地620人就业。

  先锋社区的前身是2000年从宜丰搬迁过来的先锋机械厂职工住宅区,2010年企业改制后,移交给宜阳新区成立社区。社区1147户居民大部分是改制企业的退休职工,小区基础差、底子薄,管理难度大。对此,先锋社区党总支从实际出发,在每栋楼的每个单元入口处挂上“有困难请找我”党员牌,居民有困难直接找楼栋长或党员。社区还组织退休职工党员清除小区内的所有菜地,同时铺种草皮和树木。一些退休职工长年居住在外地,每个月的医保报销手续由社区代办。如今,小区环境越变越美,居民怨气也越来越少了。

  景福小区是安置张家山社区拆迁户的居民小区,现有居民420户、2000余人。为使小区管理不滞后,2012年3月,小区居民刚入住,新区便在小区设立景福小区党支部,使景福小区成为宜春第一个成立党支部的居民小区。景福小区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围绕小区秩序好、服务好、风气好、环境好、设施好等主要内容,搭建了一个服务居民新平台,目前景福小区已成为宜春城区管理最好的住宅小区。

  宜春贸易广场是宜春市最大的综合批发市场,1128户经营户来自全国各地。为强化市场管理,贸易广场所在的明月社区把党组织与商会相结合,在贸易广场党员中成立党支部,把流动党员凝聚起来。贸易广场商户中的20余名党员不仅参与市场的日常管理,而且亮出“党员经营户”的牌子,示范带动其他商户卖好货、讲诚信、担责任。2015年,市场营业额达到110亿元,位居全省批发市场前三甲。

  “‘党建+’加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加群众所需’。”宜阳新区党工委书记胡全顺认为,通过“党建+”,基层党建有了具体抓手,群众需要解决什么具体问题,党建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这样的基层党建工作更有针对性,群众的获得感也更加实实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