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1+2+3”,乡村大变样

24.02.2016  10:06

  编者按:

  根据省委书记强卫倡议,今年春节期间,省直机关工委继续组织开展全省机关党员干部回乡调研活动。本报今日起推出“机关党员干部春节回乡调研集锦”专栏,精选部分调研文章,分期刊登,敬请关注。

  春节前夕,我来到新干县塘头乡桁桥村这个20多年前我下乡锻炼的地方。眼前的景象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村落格局没有太大改变,我很快找到了村委会办公场所;陌生的是变宽硬化的道路和设施齐全的村民休闲广场,仿佛置身城市社区。

  村支书说,这些年尽管村集体财力有限,但公益性质的实事没少做,原因是县里有政策,镇政府每年要为村里办3件实事,村委会办2件实事,自然村自己办1件实事。这项举措,密切了干群关系,凝聚民心民力,增强了村级班子威信,是个好政策。

  村民告诉我,现在村内要办的事,都由大家提、大家议,可不可办、有无条件办、怎样办,都广泛听取大家意见,集中智慧和力量。同时,大家也从议事中接受教育,在办事的过程中参与管理,增强了当家作主意识,调动了群众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这些事办得好,钱花得值。村干部给我算了个账,现在全村10多个自然村,每年就是15件实事到位,几年积累下来,乡村模样自然有较大改观。

  我感觉,“1+2+3”实事既有很强的约束力,又有切实可行性,透明度高。所办的公益事业都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解决了村民迫切想办的事,促进了村级事业的发展,鞭策了村干部勤政廉政,加强了村级组织建设。这样的做法好,真心为其点个赞!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