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市政府实事早餐工程项目圆满完成上海

10.12.2013  18:53

  2013年市政府实事早餐工程项目圆满完成。截至11月30日,80家标准化门店和4家主食加工配送中心(中央厨房)顺利通过验收,项目建设任务完成率100%。

  早餐是大众化餐饮的重要内容,既面向家庭,又关系民生,直接影响市民生活质量及城市宜居程度。我市早餐市场呈需求多元化、供应多业态、品种多样化的现状。全市20000家早餐网点中,较为正式的近5000家,基本形成以中式点心店为主,超市、便利店为辅,西式点心店点缀,另有大量固定、流动摊贩共同参与的格局。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特别是旧区改造、轨交新建及常住人口的增加,大众化早餐存在网点覆盖难、安全确保难、行业发展难等问题。

  为此,市商务委牵头连续三年推进早餐工程建设。2011年,上海作为商务部早餐示范工程试点城市;2012、2013年,连续两年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经过三年建设,早餐工程成效明显,共支持建设16家主食加配送中心和1245个早餐网点。其中,2011年建设4家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和160个标准化门店;2012年建设8家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和1005个早餐网点(固定式早餐门店454家,非固定式早餐网点(帮帮车、移动早餐车)551辆;2013年建设4家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和80个标准化门店。早餐工程网站(http://zc.tpsha.gov.cn/)和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和市商务委网站开设的“实事项目网上专栏”,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全程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早餐工程取得了“百姓得实惠、企业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建设成效。国家商务部去年在沪召开全国早餐示范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会;商务部机关党委创先争优指导小组、市委巡视组等给予充分肯定;天津、山西、四川、成都等兄弟地区纷纷来沪参观学习。主要体现: 解民忧、惠民生取得新成效 本市早餐工程坚持的卫生安民、网点便民、价位亲民,受到社会好评。如虹口区的“菜早结合”、长宁区的社区食堂、静安区的“早餐工程”2.0版等,深受百姓欢迎。 行业发展呈现新格局。 早餐工程建设的一批中央厨房和标准化门店,充分发挥了行业引领示范作用,以中央厨房为“”,以连锁化网点为“”,现已成为早餐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所培育的“巴比馒头”,是“小门店、大客流”;“大富贵小吃”的“两房一厅”,是“大众化餐饮、星级化服务”;“早陆晚玖”的“四位一体”(早餐工程、白领午餐、老人助餐、社区便民服务),凸显了服务民生优势;清美的“四大金刚”,有特殊的老上海味道;“迎园食汇”的中央厨房,处于全国领先示范水平。 早餐市场呈现新气象。 通过原产地采购、工厂化生产、标准化出品、信息化运作和就近化配送,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服务民生的辐射力明显提高,早餐服务体系得到明显提升;“鑫博海”、“迎园食汇”等企业,积极探索打造早餐产业链,呈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向上延伸建设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向下拓展网点进入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早餐工程倡导并实践的“连锁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理念,带动了早餐企业转型发展,馒头、粢饭、豆浆等传统早餐均产自现代化的流水线。

  从长远来看,早餐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服务体系上做好规划,以早餐工程为切入点,由大众化早餐到大众化餐饮,借实事项目东风推进建设,争取3-5年抓出成效。拟争取2014年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继续推进建设,引导行业发展标准化、企业发展集约化、网点布局体系化、早餐业态多元化,尽快实现早餐市场的品牌化,实现市民“美好的一天,从早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