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实事求是校准新常态下的政绩量尺

29.01.2015  13:55
原标题:人民网评:实事求是校准新常态下的政绩量尺

  近日,各地纷纷进入“两会时间”。“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十二五收官之年,“双中高”俨然成为了各地两会的“好声音”。

  一个最显著的表现是,各地纷纷依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本省的GDP增速,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重庆将增速目标从11%下调到10%,陕西则要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速,而上海,干脆就取消了GDP增长的具体目标。

  在过去的30年,高速的经济增长,是“中国奇迹”的重要特征,也塑造了唯GDP是尊的政绩观。事实上,在发展经济学领域,一个共识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基于两个“比较优势”,一个是生产要素的廉价,另一个则是后发优势。对于前者,无论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还是由土地财政支撑的房地产市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瓶颈期”,劳动力要素价格上升,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对于后者,一来,经过30年的模仿、赶超,中国在很多领域已经和西方站到了同一高度,再无可直接模仿的对象,因此,只能自我创新;二来,经济危机之后,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提振难度大,国际市场需求紧缩。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际而言,经济由高速进入中高速阶段,更加注重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的质量,无疑是当下中国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央一再强调要适应经济新常态,正基于此。校准政绩观,也就成了必然。

  当然,校准不是推翻,要避免两个误区,即:“适应新常态就是去GDP化”和“适应新常态,各地都要降低GDP增速”。

  毋庸置疑,适应新常态,淡化GDP考核,并非说GDP不重要了,也不是不要GDP增长速度了。事实上,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速,如何能积累足够的财富,为产业转型提供资金支撑?又如何吸收新增的就业人口?毫无疑问,GDP在任何时候,都异常重要。但,在新常态下,我们需要的是绿色的GDP,是带着民生温度的GDP,是高质量的GDP,而不是过去的粗放型GDP。正如媒体所评价,“现阶段搞GDP崇拜是落伍,不要GDP则是‘任性’”。让民生、经济质量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在考核中占据更大比重,而非“去GDP化”,这才是淡化GDP考核的真实内涵。

  再者,“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适应新常态,是各省市的共性。而如何适应新常态,则需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来设计。有些省份产能过剩、粗放发展时间较长,船大难掉头,不得不踩下粗放发展的“刹车”,经济增速自然要下降;有些省份,本来经济结构就相对较优,创新能力较强,少降一两个百分点,甚至“逆市”上扬,也并不稀奇。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各地适应新常态一勺烩了,也并不理性。

  总而言之,适应新常态,校准政绩观的量尺,归根到底,还得实事求是,按下改革的“快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