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没有过时的行业 只有过时的模式

12.11.2013  14:31

  一份上海“地铁阅读指数”,日前在“201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上发布。发布方之一是一家在上海拥有近50个实体营业点的书店。在实体书店日渐萎缩的今天,这家叫“爱知”的书店却把“门店”开进地铁站、银行、写字楼、机场、高铁车站内,把图书送到读者身边,办得热热闹闹。

  “没有过时的行业,只有过时的模式。”书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借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拓展服务,让读者和用户对服务产生黏性,是破解实体店困局的诀窍,而通过发布阅读指数,实体书店也正在尝试用数据分析,引领年轻人的实体阅读。

   从“卖书”到出售服务

  “爱知”从2008年至今,在沪上地铁沿线开设了近30家连锁门店。

  然而,当年刚起步时,因为运营成本水涨船高,单一的门店销售收益眼看渐渐难以支撑日常运营。

  与其在实体门店“坐等”读者,为什么不把书籍送到读者身边?可是读者是谁,他们在哪儿,又需要什么?

  求新求变,先要弄清谁是消费者。“爱知”将目标消费者锁定白领,在他们聚集的地铁沿线、写字楼、机场、高铁等场所铺设店面。同时,针对眼下年轻人“碎片化阅读”习惯,主攻期刊和畅销书销售。

  在“卖书”的同时,“爱知”还尝试用提供服务拓展经营。不久前,书店发起“1元借阅”活动。白领只需要花1元钱,就能在地铁沿线的实体店实现“上车借下车还,下班借上班还”的便捷阅读消费。此外,书店还联合地铁2号线、浦东新区团委等单位发起“随手解救库存书刊”活动,让白领将在家睡觉的书籍拿出来互换共享。值得一提的是,借阅等创新服务不仅让不少白领重拾纸质书籍,相关的收入在整个书店销售总额里,竟也占到近三成。

   发布阅读指数提供导向

  眼球经济时代,让“静态”的书籍留住读者,才能把传统书店做出活力。一系列创新营销手段和服务的陆续推出,“爱知”尝试将读者变成网络时代的“用户”,用新媒体制造出市场黏性。

  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书店摸索出一个多元线上用户激励体系:利用微博平台发布优惠信息和活动动态;微信负责用户互动、推送定制服务;而淘宝、沪江网团购则作为线上订阅销售渠道,全方位提高用户的消费体验。而在线下,实体店面也不再只是书刊的展示销售柜,而是订阅报刊的存取点、培训机构课程的报名处、高铁网点免费影音的下载站……比起书店,“爱知”的“实体服务网点”承担着更多的功能,渗透到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借用沪江网上一位白领的留言,优质的用户体验,成了实体书店最好的广告。

  线上线下的多渠道营销,为上游生产提供了大量读者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爱知”尝试定期发布细分杂志的影响力排行榜和销售排行榜,一方面帮助读者优化选择,提供阅读导向,另一方面把用户需求反馈给出版方,鼓励其优质内容的输出。在“爱知”与合作者看来,造成出版业不景气的,除了数字技术引发的阅读方式改变,更重要的是出版商、服务提供商和读者之间信息互动环节的缺失。一旦建立起一条贯穿产业链的渠道,传统出版物也能黏住读者,这或许是今后实体书店发展的机遇所在。 (本报见习记者 黄启哲)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

高山族:高山族儿女有句心里话
微风徐徐,山雾袅袅,一路循着茶香,上饶之窗
仫佬族:以梦为马,绣出仫佬人的中国梦
广西罗城县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