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勤学修德 以实践明辨笃实——我校201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综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我校16个社会实践团,于6-8月集中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校党委副书记张立青、副校长吴泽俊和樊后保等学校党政领导在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纷纷走下基层,检查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并看望了带队教师和实践队员。
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中,各实践团队顺利完成了各项实践安排。研究生社会实践团赴丰城开展了城镇化建设进程和水利水电建设情况调研,在丰城市建立了网络宣传平台和实训基地;大学生骨干社会实践团赴井冈山市小溪洞林场开展农村生态建设调研,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唱响绿色生态主题,共筑绿色中国梦;团学干部实践团赴南昌县蛟溪村开展了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文化生活现状调研、关爱留守儿童、举办才艺秀等社会实践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基层,服务百姓;学生社团干部赴大余县新城镇了解新城文化历史、经济发展情况和惠民的政策,观察赣南经济弘扬苏区精神;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针对黎川县城区居民饮用水现状开展调查,包括城区供水系统状况、饮用水源地现状及保护措施、主要河流黎滩河水质现状、主要水库现状等,对影响黎川县城区居民饮用水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编制了调研报告。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一分队实地走访万寿宫、新安书院、章贡区广东会馆、会昌学公馆、河口镇建昌会馆、福建会馆、吉安会馆、九江市浔阳区天后宫、吉安市青原区吉安村天后宫等各地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传统会馆,将传统会馆的建筑、历史、文化、民俗等知识缀合,做出了综合的研究和详细客观的调查分析报告;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二分队赴赣中、赣南开展贫困学生家庭走访,搭建起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良好沟通平台;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赴瑞金市九堡镇开展用电安全宣传教育、家电维修等活动,关心苏区百姓生活,支持苏区建设发展;信息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赴新建县开展了科普知识宣传、家电义务维修、关爱孤寡老人、慰问家庭贫困学生等活动,贯彻国家科技兴农政策,切实培养应用型人才;工商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赴新余市水北镇开展了留守儿童现状调研、调研宣传以抱石文化为代表的新余特色文化、文化文艺表演、义务支教等活动,丰富当地文化生活,弘扬水利精神;经济贸易学院社会实践团赴樟树、新建开展农村教育调研服务,为农村教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人文与艺术学院社会实践团一分队赴新余市开展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为当地农民提供“科技支农帮扶”志愿服务,针对性对农民计算机使用技能等方面提供指导;人文与艺术学院社会实践团二分队赴修水县开展农村教育调研,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成才以及物资方面的支持和服务;理学院社团实践团赴共青城开展地区经济结构及各行业用电状况和地区电力公司负荷数据及电力状况调研,收集了电力公司短期、中期、长期的尖峰负荷、平均负荷数据,建立了负荷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团通过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朱德旧居、新四军陈列馆、胡耀邦陵园,重走小平小道,追寻“八一起义”到当代建设的足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教育学院社会实践团赴井冈山开展党史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和课题研究等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国革命斗争历史认识和理解,坚定理想信念。
今年,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目前,各团队社会实践过程中开展调研90余次、进行相关实验40余次,在乡村开展义务家教60余次,向乡村小学捐赠书籍1000余册、文具等物资价值3万余元,陪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娱乐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0余次,发放宣传单10000余份,建立了7个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收到12篇科研项目结题报告。
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科学、布置周密、影响广泛、成果显著,受到了省内外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江西经济晚报》、《江南都市报》、《南昌晚报》、江西卫视、江西教育电视台、江西五套、中国网、共青团中央网、中国江西网、江西青年网、长江网、大江网、大众网等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了阶段性或全程跟踪报道。
据悉,学校还将在9月下旬举行大学生暑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表彰大会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挖掘典型、巩固实践成果。(校团委供稿)
党委副书记张立青慰问实践团
副校长吴泽俊慰问社会实践团
樊后保副校长为实践团送行
实践团成员体验水阀升降操作
“三下乡”实践团队队员们下农田帮老乡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