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巡礼系列十五——国际学院:强化改革重实效,践行路线突亮点

15.02.2014  12:43

  编者按:自我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学校认真组织实施各个阶段的工作,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理论学习教育,多次召开专题学习会,认真学习传达中央、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学校领导班子召开百余场座谈会,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各类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全面收集、认真梳理、深入分析和科学归纳。党委书记廖进球、校长王乔以及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分别带领各单位部门负责人,针对“四风”问题,明确整改重点,落实整改责任、制定整改方案。学校领导班子和各单位始终把解决师生员工关心的切实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对师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回避不拖延,按照边学边查边改的原则,实行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呼声和期盼。为了让全校师生进一步了解我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取得的实效,新闻网近期将陆续对活动成果进行系列报道。

 

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巡礼系列十五——国际学院:强化改革重实效,践行路线突亮点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国际学院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积极动员部署整改,在充分认识教育实践活动重大意义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宗旨意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在全面把握教育实践活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准确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强化国际特色,突出动作亮点,取得了显著成效。

  搭建平台:宽覆盖,浓厚学术氛围

 

  为满足学院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科技竞赛的需求与热情,2013年10月,国际学院学科竞赛中心正式运行,功能定位为协调、服务、规范学院学科竞赛各项赛事的组织工作。学科竞赛中心成立两个月以来,采用学生自主培训管理新模式,覆盖参赛人数达四百余人,囊括了包括“全国2013年度专业资格课程(QP)个案分析比赛”全国第五名、第一届“潘序伦杯”全国大学生会计知识竞赛全国二等奖、“CIMA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华东赛区亚军、“全国高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华中区二、三等奖、“12335全国大学生商务知识竞赛”一、二等奖在内的诸多荣誉。2014年三月,国际学院学科竞赛中心主任赵旻琪将作为全球14强参赛团队的一员赴英国伦敦参加全球决赛,在世界舞台上展示江财水平。

  国际学院学科竞赛平台的成立是学院为构建“学习型”组织进行的积极探索,进一步拓展了学科竞赛参赛种类,引导和推动了国际学院学科竞赛活动,搭建了学生互助与自主提升的平台,延续了学院分享学习体验、挖掘自身潜能、传承回馈精神的良好氛围。  

深化教改:重倾听,聚焦自主学习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一直是国际学院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深厚持久的前期基础之上,2013年下半年,国际学院就教学改革效果与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在深入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形成了《国际学院教学改革效果调查报告》与《国际学院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调查报告》。并且形成了学院“三级监控、三方施教、三线管理”的教学管理模式。“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的通往成功终点的捷径!”作为国际学院教学改革的受益者,2011级国际金融专业的马慧芹同学在2013年11月的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上结合自身情况说出了对自主学习教学改革效果的切身感受,从“自主学习四步走”到学院激励措施的各个环节,马慧芹深感学院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据悉,为进一步引进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国际学院已率先将“MOOC&翻转课堂”进行试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先学后教,督促学生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提升教育的效益。  

落实就业:强服务,致力终身支持

 

  2013年12月,在我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际,国际学院紧密围绕就业工作实际,由院长杨慧亲自带队,兵分三路走访广东、深圳、浙江用人单位,在短短三天时间里走访用人单位二十余个,就新形势下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相关要求等问题深度交流,并积极整合资源筹备实习基地建设与学院校友会成立事宜,坚持在服务毕业生、开拓就业市场等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立足就业工作实际,提升就业工作实效。

  为打造立体式、终身制的就业模式,在校生方面,国际学院启动“我的未来我做主”就业系列活动,以建立就业微信平台、成立就业咨询室、专家驻班级深入指导、优秀求职者经验分享等形式全方位进行就业服务,帮助广大国际学子实现优质就业;往届校友方面,国际学院充分借助新媒体整合校友资源,利用微信群、QQ群等方式积极构建密切沟通联系、加强相互情感、整合校友资源、增强归属认同的符合江财国际校友特点的校友会。此外,依托于“创意管理云平台”的校友信息更新与“校友风采”推广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中。

 

帮贫助困:聚合力,引领“造血式”帮扶

 

  经过长时间的精心筹备,2013年12月底,关注关爱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国际学院贫困生“励志计划”正式启动,得到了包括江西二套、江南都市报、大江网、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在内的十余家媒体的报道。   国际学院“励志计划”紧扣“爱”的主旋律,围绕“变扶贫为扶志”这一内涵意义,通过设立运营1%爱心商店、引入“好青年”、“麦田计划”等公益组织、举办“自强之星风采大赛”、设置课外科技活动的物质鼓励、提供海外研习团的全额资助等方式聚多方合力打造“造血式”帮扶,以提升贫困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变直接的经济资助为能力培养,帮助学院贫困生在自己的进步中搭起成功的阶梯,在助人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截至目前,1%爱心商店已在我校蛟桥园校区选址,将于本学期正式运营,运营环节均由贫困生参与完成。    

优化创新:广纳谏,改革学生活动

 

  如何迎合90后尤其是95后学生的口味与需求,将有意义的活动办得有意思?这是国际学院学生活动不断优化与创新的不竭动力。在广泛参考同学兴趣与意愿的基础上,2013年下半年,国际学院成功举办了“以诺奖之名碰撞科研火花”的科研沙龙,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家族成员面对面交流科研方法;成功举办了“CROSSOVER 跨界的力量—TEDxJUFE年度大会”,以跨界思维引领头脑“SPA”;成功举办了“我在‘西点’与伊拉克的岁月”主题分享会,力邀美国纽约理工大学副校长、胡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西点军校理学士Peter C Kinney III为我校学生带来一场丰富的精神盛宴。   在优化创新活动形式的基础上,国际学院还多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就学生对学生活动的知晓途径、参与频率、兴趣期望等方面进行调研,以期举办更多上座率高、趣味性强、涉猎面广、口碑反响强烈的学生活动。(文/国际学院 廖春妍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