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学生研发“客家之路”系统 绘客家人千年迁移之路

10.12.2015  23:06
  12月10日,江西理工大学学生许凌波、杨宗起、胡财保、高相健四人开发系统“客家之路”,绘制了自公元265年西晋至今,客家人1750年来的迁徙之路及人口地区分布,弘扬客家文化,荣获2015年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总决赛一等奖。

  据研发团队队长许凌波介绍,客家之路系统分为客家展览馆、研史探未、旅游服务三个板块。他们应用GIS技术,结合历史,设计了西晋、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等古代地图,与现代地图对比,动态展示了客家人长达1750年的迁移之路,并应用热度图直观反映人口地区分布。在任意地理节点,点击即可了解迁移时间和原因、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

  “系统涵括各时期客家的诗词、音乐,并建有客家文化3d相册,让用户通过视觉、听觉体味不同时期的客家文化。”许凌波称,相关数据及素材都是队员通过文献、网络、实地走访收集,历时一个多月。

  谈及研发初衷,胡财保告诉记者,他是地道的客家人,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客家文化慢慢流失,他想借助客家人迁移之路系统地展示客家文化,但不知如何实施。于是,他和团队想到了自己的专业知识——GIS技术。

  据介绍,该系统可在web和手机端上使用。“客家之路”还特设客家“旅游服务”板块,游客们可线上查询旅游路线及商业网点,输入需求偏好,系统将进行数据分析,推荐最优路线。

  许凌波说,点击客家景区,便可以轻松了解到此处景点的历史古迹、文化名人,旅行途中,系统将进行古、近地图对比,显示人口分布、文化等变化,让游客边游边学习客家文化。软件具有景点评论、打分功能,游客可以查询相应的评分及评论,进行选择。

  客家文化历史悠久,海内外都有客家人的存在,“客家之路”将GIS技术与客家文化结合,极具创新性与文化性,这是团队参加软件开发大赛时评委老师对“客家之路”的评价。

  “接下来将丰富软件内容,并把这款软件系统推广应用起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文化”,许凌波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