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客服利用网银“借道”基金转走钱

26.05.2015  12:06

  5月25日,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通报称,该局刑侦大队阻止了两起利用“基金账户”进行网络诈骗的新型诈骗案件。

  网购申请退款后 银行卡内的钱“不翼而飞

  5月,西湖刑侦六中队连续接到了以相同方式被“网络诈骗”的报案。两报案人分别被骗了6万余元和11万元。

  警方获悉,受害人都是在网购后有自称是“客服”的人员联系他们,告知订单没有交易成功,要两人申请退款,并提供一个退款网址链接。

  两受害人点开这个网址链接后,按照提示输入了银行卡户主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并把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告诉了“客服”。很快,两人就发现卡内的钱被人转走了。

  警方调查受害人的转账明细显示,其在点击“客服”提供的网址链接后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和密码,并把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告诉对方后,卡内的钱就被转到一家基金交易公司购买了基金。

  对此,警方找到了这家基金交易公司,据该基金交易公司的客服介绍,如果是从银行卡转入购买基金的话,其基金账户的户主信息是要和该银行卡的户主信息相一致的,否则就转不了账。

  根据这一信息,民警马上把被骗银行卡账户的户主信息(姓名和身份证号,和被转走款项的具体数额)提供给该客服,随后,该客服马上查到该户主确实在华夏基金有基金账户,且被转走的钱都在该基金账户内。在该客服指导下,两名被害人将被转走的资金重新转回到自己的银行卡账户内。

  这是新型诈骗手段 转款是假象实际为骗钱

  经多方了解和与基金公司沟通,警方获悉,近来这种新型的假客服利用基金账户转存款在国内频发,嫌疑人并不是要跟受害人玩游戏,而是挖下了陷阱。

  民警透露,受害者点开所谓的申请退款网页,实际上是骗子自行制作的网页,输入的信息嫌疑人均能看到,但因申请退款不需要输入银行卡密码,所以嫌疑人无法获取受害者的银行卡密码,但通过手机动态密码,嫌疑人可以受害人的名义利用网银的默认功能购买基金。

  购买基金后,受害人会发现自己卡内的钱不见了,造成存款被转走的假象。这时,嫌疑人可能会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再次联系上受害人,以退款为名,进行转账操作,一旦按照骗子的要求完成操作,账户上的存款就会被骗子转走。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需提高警惕,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避免财产损失。如果市民遇到类似的情况,首先不要慌,尽快挂失自己的银行卡,然后再查询卡内金额的流向, 发现购买了基金后,先更改自己基金的账户密码。

  再以户主身份证号和新密码进入到该基金账户内,通过快速取现功能,就可以将基金账户内的钱又转回到被骗的那银行账户内。

  文/陈丽春 江南都市报记者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