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好这一棒、跑好这一棒——党委宣传部负责人专访新任校长柳和生
编者按: 7月16日上午,省委组织部在学校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柳和生同志担任东华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提名担任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同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下文任命柳和生同志担任东华理工大学校长。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党委宣传部部长兼学校新闻发言人曹捷生对履职仅一个半月的校长柳和生进行了专访。现将专访内容刊发如下:
曹捷生: 在刚刚结束的学校发展务虚会上,您发表了一个热情洋溢的讲话。可以看得出,您是有感而发。跃进书记对你的讲话给予了高度评价,用了“很有智慧”四个字。想听听您对参加务虚会的感受?
柳和生: 这次务虚会开得很及时,很有成效,起到了凝聚人心、汇聚智慧、聚焦方向这三“聚”的作用,将会对学校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作为新任校长,通过这次会议,我更全面地掌握了校情,更清楚地了解到师生员工所思所想和所急所盼,对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也有了更成熟的思考。务虚会上并无虚,因为同志们畅所欲言,没有一个虚晃一枪,都开门见山,实事求是,直面问题。我认为,有问题并不可怕,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怕的是对存在的问题浑然不觉以及面对问题熟视无睹、束手无策。这些问题有的是高校的共性问题,对这些问题,我根据自己多年的高校管理工作经验坦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很感谢同志们的鼓励,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够得到跃进书记“很有智慧”四个字的评价,这还需要在未来工作中得到验证。对于东华理工的个性问题,我想通过进一步调研,再和同志们一起拿出解决办法。
曹捷生: 你在务虚会讲话中,肯定了《东华理工大学关于深化改革的意见》讨论稿。大家也认为,这个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将是学校发展新的里程碑。您如何看待学校的深化改革?
柳和生: 国家和我省都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文件,改革是大势所趋。面对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大潮,我们必须傲立潮头冲浪,而不是默立岸边望潮兴叹。学校这个深化改革意见讨论稿凝聚了很多同志的心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修改完善正式成文后将是学校今后一段时期的行动纲领。学校还将根据这个意见提出任务书和时间表。我理解,这轮改革不是断线式和碎片化的,而是既有纵向深化,又有横向扩展或称为综合。改革中有发扬和创新,也有继承和坚持,或者说既有革故鼎新,也有推陈出新。在务虚会上,我形象地说过,作为新任校长,自己要一手拿刷子,一手拿铲子。至于刷哪些、铲哪些,是不能拍脑袋的,要体现在深化改革中。深化改革最主要的是确定目标值,有了目标值就能找到改革的方向。例如财务工作的目标就是为学校事业稳健可持续发展,教职员工体面幸福生活,学生健康全面成长提供坚强有力的财务保障。
曹捷生: 您出任东华理工大学校长,肩负着三万师生的期待。有一句话很流行,“选拔高水平的大学校长是大学成功的关键”,当您得知自己将出任东华理工大学校长时,您的心情或者您对这一句话有怎样的理解?
柳和生: 我有保留地赞同这句话。依据高校发展的规律,一般呈现三个基本阶段。在第一阶段,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校长的观念、人格与能力,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学校发展的第二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一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在学校发展的第三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校园文化与校园精神。选拔出高水平校长只是大学一个关键的成功,而未必就是成功的关键。虽然校长的个性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着学校的个性,校长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魅力,但校长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校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学校成名选对路子,为学者成功搭好台子,为学生成才架好梯子。校长水平高主要指管理水平要高,一个真正优秀的大学校长水平要提高,身段要放低,不能成为可以凌驾于校章之上的校掌。当我得知自己将出任东华理工大学校长时,心情很复杂。既有到更高平台上一展身手而激发的兴奋劲,也有因要担更重的担子而产生的压力感。
曹捷生: 我从网上听到一种声音,认为对于东华理工大学这样特色非常鲜明的高校,您作为机械材料方面的专家,担任校长后,对于如何强化地学、核科学特色是个挑战,甚至有人认为东华理工大学的核工业大旗会受到动摇。您觉得这种声音是多虑吗?
柳和生: 多虑是好事,越多的人为学校发展而考虑怎么不是好事?但多忧虑就没有必要。一个学校的特色是多年积累形成的,如果一个校长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而去随意改变学校多年形成的特色,那他就是一个糊涂透顶的校长。请大家放心,我才不愿成为如此糊涂的校长。我上任一个多月来多次说过,东华理工的地学和核科学等优势特色学科的大旗一定要高高举起。高高举起还不够,还得让它们高高飘扬!当然,如果东华理工的机械、材料学科凭借自身努力而不是校长的权力发展壮大成为优势特色学科,我还是很乐见其成的。我在务虚会上曾提出,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亮与量的关系。亮指的是亮色,也就是我们的特色优势学科,这是我们学校的标识,必须让它们亮而又亮。量就是数量,除了特色优势学科以外,我们还要有一批高水平和在业内有一定地位的学科。通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它们也可以成长为优势特色学科。
曹捷生: 今年省“两会”期间,朱虹副省长在联组讨论中指出,江西高校要缩短自身差距,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他列举东华理工大学例子,认为东华理工大学与一流大学拼综合力肯定不行,但在某些特色学科,完全有可能超过一流大学。您对特色发展之路有怎样的认识?
柳和生: 我完全赞同朱虹副省长的论述。特色发展就是差异化发展。大家都看过武侠小说吧,凡是能在武林立足甚至扬名立万的都有几招练得炉火纯青,正所谓千招会不如一招熟。等一招一招都练熟了,也就成了绝世高手,但这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精。东华理工大学建校不到60年,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得益于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当前高校发展态势越来越充满竞争性,特色发展将是我校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道路。特色发展路上不至于那么拥挤,独辟蹊径才能前行得更为顺畅。在特色发展之路上如何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话题。个人认为,学科建设要有全校性的环境和土壤。俗话说独木难成林,很难想象在学科沙漠上能长出学科大树。换句话说,学科建设应该是集体舞,领舞者就是优势特色学科,其他学科也要下舞池共舞,不能作壁上观。
曹捷生: 东华理工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从学校实际出发,确立了“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部分优势学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一直牵引、激励着全校师生努力拚搏。您觉得实现这一目标重点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柳和生: 我认为这个奋斗目标最核心的就是特色鲜明。唯有特色鲜明,才能使部分优势学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对我们这样层次的学校来说,优势学科必定是特色学科。唯有特色鲜明,才能全国知名。知名依赖于我们的特色学科积极服务于国家特殊行业并作出突出贡献,从而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核工行业。唯有特色鲜明,才能省内一流。依靠特色学科服务江西做出一流贡献,自然就无愧于省内一流称号。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我理解,高水平大学不只是老牌和大牌高校的专用名词。一所高校,无论它历史是否悠久,是否大牌,只要它在所服务的行业和面向的区域内做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就无愧于高水平大学的称号。实现这一目标要做的工作很多,重点是要加强学科建设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化建设等等。特别要强调的是,必须服务行业和服务江西两条腿走路,否则学校就是跛脚鸭,走不稳,走不好,也走不远。关于人才队伍建设,要解决一个人才观问题。我以为,只要对学校建设发展有心有力、尽心尽力的人都是人才,都应该受到尊重。关于人才,应该念好五字诀,哪五字?识、引、育、用、容。即:识才靠慧眼,引才靠真诚,育才靠机制,用才靠气魄,容才靠气度。
曹捷生: 我在网上检索到一些您的讲话和记者对您的一些采访报道,感觉您的个人经历非常丰富,励志理念非常务实,特别是您总结的青年学子成才的“四方”之道、成功路上最重要的“四字”品质很有针对性。作为东华理工大学的校长,您对我校学子有何新的成才秘方?
柳和生: 我在上饶师范学院作了10次新生开学典礼致辞,每次内容都不一样,倒不是我刻意每年求新求变。一是为了与时俱进,毕竟校长的致辞是对新生心灵上非常重要的一次洗礼;二是因为师院没有一个可以容纳所有新生的大礼堂,只好让新生站在操场上参加开学典礼。为了不让同学们站得太久和以防不测的天气,我的开学典礼致辞每次都控制在10分钟之内,所以信息量有限,很多内容来不及表达,因而每年的致辞都不一样。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网上找来一读,更欢迎同学们和我交流。成才本无秘方,所谓秘方也只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非要我说出和以前不一样的所谓新秘方,我送给同学们三句话九个字:不误时、不误事、不误实。不误时说的是珍惜青春好年华,特别是宝贵的大学时光,青春是单程车,不售往返票;不误事说的是在大学不要耽误了正事,学生以学为主,学业就是正事;不误实指的是不浮躁,不虚狂,做人诚实,做事踏实。
曹捷生: 今年7月23日,您在抚州校区走访慰问老领导时,强调自己一定会殚精竭虑,接好这一棒,跑好这一棒,与学校领导班子一道,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把学校建设好、发展好,不辜负老一辈和三万师生的期望。“接好这一棒,跑好这一棒”非常通俗,能否具体解读这句话?
柳和生: 我深知,学校的事业是无限的,但校长的任期是有限的。我这一任必须对得起历史,对得起未来。接好这一棒意指我必须迅速进入角色,融入集体,不能因为接棒这一特殊时期而使学校发展暂时变缓或者波动。跑好这一棒无疑就是沿着正确的道路跑得稳、跑得快。前几天召开的务虚会为此奠定了良好基础。例如,关于顶层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校区布局规划等等,这确实是事关全局的大事,需要我们花时间精力去仔细考量。没有科学的顶层设计,我们的办学就处于半梦半醒之间,就会产生摇摆,产生折腾,就会形成三mang,很忙碌,但是很茫然和盲目。这是很危险的,我们必须避免。两地办学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基本校情,处理得好,两地就是相得益彰的两翼,助我们腾飞。处理不好,一地就可能拖另一地的后腿。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有广大师生员工的支持,我坚信能“接好这一棒,跑好这一棒”,和班子成员一起抓住教育大发展中的机遇,克服存在的问题,推动学校的发展高歌猛进,捷报频传。
曹捷生: 今天是新学期第一天,经过一个暑期生活,全校师生已经精神饱满地进入到新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新的学年、新的学期,全校师生有许多新的期待。作为新任校长,面对三万师生,您最想对他们说的话是什么?
柳和生: 我来了!作为校长,从此将与全校师生同舟共济。恳切希望得到东华理工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的认可和支持,我们一起奋力划桨溯流上,直挂云帆济沧海! (图/詹建英)
责任编辑:刘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