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报直播室:江西退渔还湖再现碧波万顷[图]

06.06.2014  12:36
        核心提示

  丰水江西也面临着保护水质的问题。

  2013年,江西开始重拳出击,保护水库水质,要求到2015年所有水库全部禁止人工养殖。根据调查,2013年全省1万多座水库中,六成以上对外承包养殖。要让靠水吃水的库区渔民为一湖碧波“放鱼养水”,改变多年来的谋生方式,不能让渔民们单方忍痛割爱,而是要通过有效措施化解人水矛盾,求得和谐双赢。事实上,人们正是这样做的。

   嘉宾:

  郭泽杰 省水利厅建设与管理处处长

  孟乐夫 省水利厅水利风景区办公室主任

  许松华 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

  凌继忠 永修县渔业局局长

  聂爱华 丰城市水利局水质科副科长

  黄正根 丰城市水利局攸洛灌区管理局局长

   主持人: 江西日报记者 张 雪

庐山西海观湖岛

  人放天养 建立水源生态屏障

  画面一:初夏,来到距离丰城市区不远的三门坑水库,阳光照耀下的一湖清水波光粼粼,波澜不惊。这里是丰城市的备用水源地,水质达国家三类水标准。这是一幕秀美的画面。很难想象,四年前,水库周边养猪场、养鸭场扎堆,水体恶臭不堪。

  主持人:四年时间,为什么三门坑水库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聂爱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丰城大多数水库都实行了水中养鱼、水面养鸭、岸上养猪的立体养殖开发模式。此举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水质和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2010年,丰城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水库水质保护行动,到2014年底,全市所有小(2)型及以上水库全部退出承包养殖,实行人放天养。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拆除养鸭场26处、养猪场8处,绝大多数水库都已经退出养殖承包。

  郭泽杰:2013年底,省水利厅调查了全省水库水面养殖及库区养猪情况:全省10321座水库中,水库水质被污染的3669座,对外承包养殖6014座,实施化肥饲料粪便等养殖4901座,库区建有养猪场2174座。上饶、宜春、吉安、赣州、抚州等地化肥养殖的水库占一半以上。《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关于规范水库养殖行为加强水质保护的指导意见》2013年6月下发。目前,全省大中型水库已基本退出养殖承包,实施人放天养,小(1)型及小(2)型水库正按要求逐步退出。

  渔民上岸 转型之路要走好

  画面二:张剑锋是浙江人,十年前看中了江西优质的水资源,来到丰城搞立体养殖,他养的鱼销往上海、福建、浙江等地,每年收入可达四五百万元。2010年,尽管承包合同还没有到期,但由于丰城市保护水库水质的政策出台,张剑锋还是不得不退出了养殖承包。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养猪场和养鸭场没有了,鱼的产量比之前减少了4/5,年收入减少了2/3。如今的他,不得不开始转型,一方面在附近承包果园,另一方面又在湖口等地继续承包湖面养殖。有了前车之鉴,他现在走的是有机养殖的路子。

  主持人:退出养殖承包,对承包户的收入影响很大,我们如何处理好这种矛盾?

  黄正根:要想保护水质,就必须禁止人工养殖,但是水库大多数都承包出去了,很多水库的合同都没有到期,加上收入可观,让承包户退出,难度可想而知。当初我们上门做工作,苦口婆心,晓以大义,一趟趟下来,很多承包户虽然内心不情愿,还是明白保护水质是大势所趋,最终同意退出养殖。从2010年开始,我们停止收取承包费用,每年还拿出180万元对退出养殖的承包户进行补偿,同时允许承包户在人放天养的情况下,继续在水库中捕捞四年。

  郭泽杰:当时各地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一些水库对外承包的年限大多为10到20年,承包费用一次性交清了,现在要承包人退出承包,需要一定补偿,而水库发包人多为当地政府或村委会,财力有限,无力补偿。这的确影响了工作的进程。我们之前对全省水库情况摸底调查,就是希望以此为基础,提出生态补偿的标准。

  主持人:很多县乡政府一直都将渔业作为一项产业进行扶持,比如说永修县此前引导农民依托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现在要求退出养殖承包,是否让当地的水产业发展受到影响呢?

  凌继忠:斑鳜已成为永修水产的新兴产业。2011年,全县斑鳜总产量350余吨,产值突破7000万元,辐射全县6个乡镇,带动农户300余户。可以说,取消人工养殖,对永修的水产业,对周边渔民的生计影响是很大的。柘林湖的鱼声名远播,最多时湖里有2万多个网箱。但现在,我们通过“只减不增”的方式逐步取消承包养殖,已经让网箱减少到2000多个,“网箱”的消失指日可待。目前,我们开始进行有机养殖,定时监测水质,确保水质达标。在取消承包养殖之后,如何让永修的水产业、柘林湖的渔业继续发展?这有一个过程,我们目前也在寻找出路。

  孟乐夫:我认为情况没有那么悲观。目前玉山的三清湖水库、宜春的飞剑潭水库都在通过人放天养的方式进行有机养殖。因为动手时间早,他们的有机鱼已创出品牌,每年供不应求。此外,高安上游湖水库的全鱼宴也很有名气,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我认为,在社会追求生活品质的前提下,有机养殖大有前景。

  碧波万顷 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画面三:水光山色俱佳,恰似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庐山西海,江西最年轻的景区,200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4年被评为国家4A景区。碧波万顷的湖水给庐山西海带来了经济效益,更带来了社会效益。

  主持人:几年来庐山西海的变化巨大,最明显的是水质变好了,我们为打造这片风景区做了什么工作?

  许松华:几年前的西海水面是另外一幅景象。湖面上被渔民用网箱分割成块,有如“迷魂阵”一般。武宁县、修水县境内都有许多网箱。这不仅造成了水质污染,也影响了水面景观,阻碍了航道,更影响了旅游发展。但武宁县、修水县和西海风景区管委会都下定决心,要彻底整治庐山西海养殖业。目前,西海中心景区已经完全取缔人工养殖。

  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三个污水处理站,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处理后的中水回收利用,剩余废水由土壤吸收。司马旅游码头建设了600吨/天的一级A污水处理站及油污前置处理系统、2千米的污水管网和1座污水提升泵房污水收集系统。同时,推进船舶“油改气(电)”项目,逐步淘汰燃油及老旧船艇,改用天然气或电力动力系统,减少对水体污染。庐山西海的水质已达到国家一级A类水标准。

  主持人:借助这一湖清水,是否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许松华:我们以中国最美的湖光山色为依托,筹资9900万元收购了神州通公司全部股权,取得整个湖区湖岛经营主导权。现在,一个全国湖泊类最好的旅游码头已矗立在西海南畔,一个国内一流的旅游风情小镇即将呈现在西海北岸。我们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游客总人数200万人次。

  孟乐夫:的确,经济效益和水质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但我们更应该注重社会效应。庐山西海的开发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在保护和利用好风景区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开发,水资源保护优先,景区发展服从环境保护,保护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涵养水资源,改善人居环境,达到促进人水和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