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认识新朋友?社交恐惧症心理剖析
整个社交恐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以很多形式出现,并且有很多可能的理由找到进入我们生活的途径,正如其他每件东西一样,人们体会的焦虑程度各种各样且因人而异,我们来对社交恐惧做一次分析吧。
害怕认识新朋友?社交恐惧症心理剖析(东方IC供图)
对于我们之间的很多人来说,和生人见面真的会很恐怖,你曾经有几次为了自家的舒适安逸拒绝被邀请去朋友和朋友的朋友的晚餐聚会?或是商业场合的午餐?或是跟你的朋友或是搭档的家人朋友共度周末?对于世界上那些真诚的交际花来说,结识新朋友是多么的令人兴奋而满足,然而对于那些终日与社交恐惧斗争的人来说,仅仅是见生人这一个念头都会引发严重的焦虑,甚至是恐慌的症状。
整个社交恐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以很多形式出现,并且有很多可能的理由找到进入我们生活的途径,正如其他每件东西一样,人们体会的焦虑程度各种各样且因人而异,我们来对社交恐惧做一次分析吧。
心理分析: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又名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有些患者对参加聚会、打电话、到商店购物、或询问权威人士都感到困难。在心理学上被诊断为社交焦虑失协症(SAD)。
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疲惫,或者我们只想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边收看电视里很棒的一部电影或是马拉松比赛边享用一份美食或甜点——所以我们选择不出门。这并不是社交恐惧。这里拒绝出门的动机并不是为了避免在社交过程中的不舒服的症状,而只是因为一个想要在家做点什么的决定和需求(但是,如果想要呆在家中的欲望太频繁则会导致另外一个问题即将到来,即便初衷并不是为了避免社交恐惧。)
虽然社交恐惧以不同方式出现,但是每种方式之间的关联就是恐惧或者恐慌的感觉,最基本的水平是由于害怕尴尬、其他人对你的评价或是反对而导致的。这大多数情况下发生在有生人参与的社交情境中,但是也可能存在于和我们老朋友的交谈中。当人们试图跨越恐惧障碍或者直接回家时,完全避免社交的局面或是仍然外出进行社交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
社交恐惧通常包含一种“人们不喜欢我们”的恐惧,或者是“我们可能会无聊无趣”的担心,我们可能会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与人不同或是难以交流,这些都会引发一种对尴尬的害怕并且导致焦虑和逃避。人们经常害怕会议或是相互问候,有想我们一样的如“我不知道要说什么”或是“我不是一个健谈的人”的想法,但是在现实中,并不是交谈本身会导致这些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说,单单是交谈并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却有别的问题,例如在人前吃东西就会导致焦虑。事实上,甚至那些喜欢社交的人仍然会在去餐馆或是朋友家吃饭之前体会到焦虑的感觉。
对社交焦虑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催眠疗法:精神分析师将你催眠,挖掘你心灵或记忆深处的东西,看你是否经历过某种窘迫的事件,试图寻找到你发病的根源。这种疗法时间长,花费也比较大。
2.强迫疗法:医生让你站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或者让你站在自己很惧怕的异性面前,利用巨大的心理刺激对你进行强迫治疗。
3.情景治疗:让你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地模拟发生社交恐惧症的场景,不断练习重复发生症状的情节,精神分析师会不断地鼓励你面对这种场面,让你从假想中适应这种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
4.认知疗法:这是一种不断灌输观念的治疗方法。医生不断地告诉你,这种恐惧是非正常的,让你正确认识人与人交往的程序,教你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
5.药物疗法:这是目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你的发病是因为你体内某种化学物质的失调所致,所以运用某类药物调节平衡。
6、物理治疗: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是一种与传统药物治疗、催眠疗法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它是通过低强度微量电流刺激大脑,改变患者大脑异常的脑电波,促使大脑分泌一系列与社交恐惧、焦虑等疾病存在密切联系的神经递质和激素,以此实现对这些疾病的治疗。
尝试一些有效的积极的自我疗法:
1、接纳你自己
接纳自我,可以从停止对自己的挑剔、批判、责难做起,不再苛求自己,不再急于从负面情绪中逃开。真实面对后,常常发现事实没有之前想得那么可怕。
2、把对方想象成自己的亲戚
把对方想象成叔叔、舅舅、大伯、阿姨、大妈、或者兄弟姐妹。这种自我“套瓷”在很大程度上能缓和这种社交恐惧,因为想象中的那个人与自己是如此亲近,和自己的亲人聊天,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3、We like the people who like us
“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不必刻意向那些对自己不友善的人示好,你只需要关注那些会对自己点头微笑致意的人就可以了。
4、不让舌头超越思想
如果真的没什么想法,就还是选择沉默吧。不要把在社交场合一声不吭片面地理解为是一件坏事。有些时候,不说话并不显得无知。
5、不刻意迎合别人
我们通常会压抑自己、迎合别人和外界来换取爱和尊重。但这既让对方无法了解真实的你,亦让你自己觉得这样的交往浮于表面形式,从而也唤不起自己的真情实感,真实的自己也就越躲越远。
来源:华夏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