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宴请谁大费周章:亲自下厨做狮子头

08.11.2013  13:19

  《天国春秋》第一次连排后,我带着十分欣喜的心情向恩来等同志汇报说,这次演出一定会成功,剧本和演员都很好,极能吸引观众。没过几天,恩来同志到剧场去看连排。看完戏,他到后台去向演员们祝贺, 与绣文、白杨、项堃、耿震等所有演员亲切握手谈笑,又向应云卫、阳翰笙祝贺。大家心情都很兴奋。

  过了两天,恩来同志即约阳翰笙到曾家岩50号来,主要是谈阳翰笙这一新的创作,我坐在旁边听他们谈话。恩来同志赞扬了这一创作很富于戏剧性,能吸引观众,发挥演员的才能,也揭露、触动了国民党搞分裂的阴谋,总的来说很成功。恩来同志也提出一些意见供阳翰笙参考,即剧中过多地渲染了洪宣娇和傅善祥之间儿女私情的纠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对太平天国失败教训的揭示。阳翰笙同意这一意见,虽感到这正是自己殊爱之处,还是尽量加以修改。

  《天国春秋》演出是成功的,观众已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精彩的话剧了。随着演出的成功,中华剧艺社的经济状况也有了一些改善,剧场的租金能按时付了,大家也有了一些酬劳和收入。重庆第一个专业民间话剧团站稳了,并在观众中树立起一定的威信。

  大约也是1941年的雾季,郭沫若修改了他的第一部剧作《棠棣之花》。当时,在重庆的文艺界朋友都感到戏剧演出能直接与观众交流思想感情,对人民群众有更大的影响力。而历史剧表面上与政治关系不甚密切,国民党的压力也还不算太重。郭老就在修改《棠棣之花》剧本时,尽量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在郭老以极大的热情修改《棠棣之花》的过程中,恩来同志曾数次到郭老家,鼓励郭老,想方设法给予具体的支持,并对许多进步朋友说,郭老的戏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我记得就在那个寒冷的冬季,有一天吃午饭的时候,恩来同志对我说,他想请文艺戏剧界的朋友到曾家岩50号来玩一次,吃顿晚饭,问我能否估计一下有多少人可以来参加?他见我犹疑的样子,又补充说,只要不是坏人,来都欢迎。我望着他一脸高兴的样子,想着是恩来同志要慰问鼓励一下朋友们吧,便谨慎地回答,常和我们来往的进步朋友至少有数十人,我想他们都会高兴来的。于是选定了大家都可能空闲的日子,我们便忙碌起来。演员们都有一个不成文的点线联系。“中艺”的老作家、导演,“全国文D”的朋友都容易请。没想到消息传出,不胫而走,已经被请的、间接请的、还没有请的,都纷纷表示很高兴到周先生的“公馆”来做客。恩来同志表示,来者不拒。约略算计一下超过百人。厨师和住在曾家岩50号的所有同志一齐动手做菜、洗盘子。恩来同志还特别提出,自己下厨房做他的家乡菜“狮子头”。

  天刚黑下来,我已记不清都有谁了,阳翰笙、白尘、应云卫、陈鲤庭、郑君里、舒绣文、白杨、张瑞芳、秦怡、村、坚白、周峰这些都是老朋友、老熟人了;如果我记忆不错的话,还有与我们不太熟的张骏祥、贺孟斧、史东山等同志也都光临了。曾家岩50号那所房子,楼下总共四间小屋,加个小天井,大家挤在一起,欢声笑语,热闹非常。吃饭的时候,碗筷、板凳都不够。恩来同志、徐冰分别给同志们敬酒夹菜。大家听说“狮子头”这个菜是恩来同志亲自做的,所有筷子下去,一扫而光。长期以来大家被压抑得′?不过气来,这晚尽欢,人人振奋。虽然山城既黑又,但这群富有朝气、不畏艰险的人们,是当年重庆文艺界的精华,他们有代表性、创造性,他们会把雾沉沉的重庆激荡起来。多少年来,我常常想起这件事,我想这正是几年来我们工作的成效,是对国统区进步文艺队伍的一次检阅啊!

  我之所以不避冗繁地叙述这些小事,是因为只有这许多具体的事实,才可以说明南方局文化组对国统区文艺工作的领导是毋庸置疑的。这支进步的文艺队伍,是??过恩来等同志的辛勤劳动,一点一滴凝聚起来的,是向着党的正确方向前进的。

  1941年珍珠港事件以后,国民党投降的可能性减少了,皖南事变后疏散到各地的文艺界人士又纷纷回到重庆,还有香港沦陷后回来的,??留守上海的也来了。这时人才济济,特别是在戏剧界方面,有了1941年雾季的基础,这一年更显得活跃。郭老创作的《屈原》的演出,是这一年雾季的高潮。这个剧的演出,无论从政治上和艺术上都取得了极大成就。在创作和排演过程中,恩来同志与郭老常常互相讨论切磋,已成为戏剧界中长远流传的佳话。

  这一年中,还演出了不少好戏,如夏衍写的《法西斯细菌》,曹禺的《北京人》,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等等。剧本内容和形式也多样化,有历史题材的,借古讽今;有洋为中用的,讽刺国民党腐败政治的喜剧;还有歌剧,热闹非凡。当年在重庆的人,当会记忆犹新的。(新浪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