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超级稻高产完全能够达到”

10.10.2015  09:19

  “今年,百亩片实现1000公斤是比较有把握的,如果能实现1067公斤,我要请农业部的水稻专家和全国水稻主产区的专家来总结经验;千亩片实现900公斤是能实现的。”走进江西成新农场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的稻田,看到一片片金黄色的稻谷,抚摸着一束束稻穗,袁隆平院士欣喜地说。

  10月9日上午9时30分,已85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驱车来到全国第四个、江西省唯一一个超级稻“百千万”高产攻关工程示范基地——成新农场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的稻田,认真察看百亩片、千亩片、万亩片超级杂交稻的长势情况,现场听取关于高产攻关示范片的生产情况汇报,并不时就各类品种超级杂交稻的特点与江西农大专家组的专家进行交流。

  “超级稻在我场适应性强,株型紧凑,杆挺穗满,无病虫、长势好。近日,经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闻蔚宏教授实地调查,最高的每亩有效穗数为16.24万,亩产有望实现1000公斤。”成新农场调研员郑厚亮向袁隆平报喜。“好哇!江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间断输出商品粮的两个省份之一,如果在推广超级杂交稻加把劲,就能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作为江西人,袁隆平的家乡情结是很浓的。在落实李克强总理“超级杂交稻攻关不仅要搞百亩,还需要搞千亩、搞万亩”的指示精神中,袁隆平鼎力支持成新农场成功实施了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项目。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指派了几位教授专家专门挂点该场,蹲点现场指导。

  10月的田野,秋高气爽,稻田飘香,丰收的喜悦绽放在农场职工的脸上。江西农业大学贺浩华副校长介绍:“我们技术组科学选定了攻关面积10100亩,种子处理、育秧、移栽和田间管理严格按照超级稻高产攻关实施方案进行,强化水肥管理,并与该场合作,共同实施了超级稻高产栽培影响机制试验,实验进展顺利、成效良好。”袁隆平一路走一路看,不住点头称赞:“超级杂交稻示范片的品种表现很出色,生物、物理、化学综合措施,绿色防控病虫害搞得好,超级稻长相迷人,肯定有个好收成。”。临别之际,袁隆平深情地嘱咐省农业厅负责人:“希望你们认真总结经验,组织力量加强科研攻关,充分发挥超级稻高产攻关项目示范性超强,品种超好,种植区域超广的优势,种出超级稻更加高产、更加高效的潜在产量,带动更多的家乡农民推广种植超级杂交稻,充实天下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