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县柘林镇易家河村柑橘烂掉三成 政府与橘农联手渡难关

26.12.2013  15:16

24日下午,在有名的柑橘之乡——永修县柘林镇易家河村柑橘园里,几名橘农正在仔细挑选树上还没有烂的柑橘,采摘下来。地上,到处都铺满了因霉烂而掉落的橘子,金灿灿的一片。“我们这里大规模种植柑橘十多年了,从来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今年损失可惨了!”望着成片的烂橘子,橘农们一脸心痛地说。今年11月中旬,就在柘林镇的柑橘刚刚成熟大量上市时,一场冷雨突然袭来,导致柑橘大量霉烂,据估计,霉烂的柑橘约占总产量的30%左右,损失惨重。

一场冷雨袭来 金灿灿的柑橘落满地

易家河村柑橘园是柘林镇最大的成片橘园之一,面积近2000亩。24日下午,记者来到易家河村柑橘园,虽是深冬季节,放眼望去,浓绿的橘树枝头,仍然可看见挂满金灿灿的橘子。可是,走进橘园,眼前的景象却令人触目惊心:只见橘树底下,铺满了成片的橘子,这些橘子有的表皮布满黑色霉点,有的已经发泡,烂成了“果酱”。

你别看树上挂满了橘子,可是真正好的橘子不多,很多都开始发霉了,得慢慢挑选,把还没发霉的橘子采摘下来。”橘农们说。记者仔细观察枝头上的橘子,果然发现很多橘子的表皮上都长了霉点,用手一捏,橘子就被捏扁了,“脓水”溢出。还有一些橘子虽然表皮看起来是完好的,但是蒂部也已经开始发霉。“用不了多久,霉点就会蔓延到表皮上,然后橘子自己就会从枝头掉落到地上。我们这里种植橘子,打出名气已经十多年了,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第一次!

一名橘农告诉记者,柑橘的特点是隔年丰收,即头年产量高,次年产量就低,如此反复。橘农们称丰收年为“大年”,歉收年为“小年”。本来,今年是“大年”,没想到一场冷雨袭来,一年辛苦成果,将近三分之一都“泡汤”了。“我家种了15亩柑橘,按往年收成,至少有8万元收入,但今年柑橘有一半霉烂,损失惨重!”看着挂在树上和落在地上的烂橘子,橘农刘大成显得非常心痛。

刚熟的橘子烂掉近三成

导致柘林镇柑橘霉烂的“罪魁祸首”,是今年11月中旬那一场突然而来的冷雨。今年夏秋以来,九江地区一直高温、干旱、少雨,直到11月上旬,九江地区的气温仍在20摄氏度左右,橘子较往年推迟了半个月上市。可是,11月15日至20日,九江地区突降中到大雨,气温骤降10摄氏度左右。刚刚成熟、还挂在树上的柑橘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冷雨一浇,就开始霉烂、掉落。

易家河村柑橘专业合作社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村每年柑橘产量在1500万公斤左右,但11月中旬这场冷雨导致柑橘烂掉了300万公斤左右,直接经济损失在900万元左右。整个柘林镇柑橘种植面积约1万亩,每年柑橘产量达4000万公斤左右,但是这场冷雨使得全镇30%的柑橘都发霉烂掉。

争取春节前后卖出

冷雨灾害发生后,永修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县主要领导在易家河村召开现场会,采取各种措施,力争将橘农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当地政府一方面通过媒体发布信息,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积极发挥柑橘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多方联系客户。柘林镇政府也拿出部分资金,对柑橘运输车进行运费补贴。

通过一系列促销手段,柘林镇的柑橘销售终于逐渐恢复正常,但是截至目前,仍有大量柑橘滞销,这些滞销柑橘有的采取了保鲜手段,储存在库房里,有的还在枝头没有采摘。以易家河村为例,该村目前还有约100万公斤柑橘没有卖出去。“留在树上是烂,采摘下来也是烂,还不如让它留在树上,这样还省点人工费。”一名橘农说。

记者在一间储藏室里看到,地上堆满了橘子,这些橘子虽然经过保鲜处理,但还是有很多已经霉烂。“柑橘的保鲜期只有2个月,所以我们要尽快将这些橘子销售出去。”橘农说,在易家河村柑橘专业合作社里,一些橘农正在将橘子装箱。“元旦春节马上就到了,销路会好一些,我们正在全力准备,希望在春节前后,将最后一批橘子卖出去!

记者手记

没有深加工,农产品风险大

柘林镇位于美丽的庐山西海边上,该镇大规模种植柑橘十余年。由于当地的土壤富含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非常适合柑橘的生长,柑橘口感很好,从2003年开始,柘林柑橘的名气就一年比一年大,该村柑橘曾一度远销俄罗斯、泰国等地。目前,柘林镇柑橘种植面积已达1万亩,种植户600余户,平均年产柑橘4000万公斤。每年十月底到十二月初,整个柘林镇的山头上、田地里全是金灿灿的柑橘,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易家河村柑橘专业合作社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柘林镇的柑橘销售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通过南昌、九江等市场销售,二是游客自行采摘。这些年来,销路一直不错,没有发生过大量滞销事件。今年发生的冷雨摧橘事件,也算是给他们敲响一个警钟,让他们认识到了销售渠道单一所存在的风险。

采访中,许多橘农和业内人士认为,包括柑橘在内的任何一种农产品,如果没有深加工企业作为依托,那么靠天吃饭的依赖性就很大,尤其是像柑橘这种保鲜期较短的水果,风险就更大。但是,目前,柑橘等鲜果类深加工企业在九江几乎还是空白,在江西乃至全国也寥寥无几。目前,当地政府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已在尝试联系柑橘深加工方面的企业。(记者曹诚平)

来源: 大江网-信息日报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