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家网贷平台出现诈骗等问题 监管细则何时出
在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大潮中,我国网贷平台(P2P)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虽然不良平台跑路事件也时有发生,但行业发展速度仍然惊人。据统计,目前市场上正在以每天2—3家新平台上线的速度迅速扩张。
行业迅猛发展,弥补了传统金融的不足
今年以来每月平台数量都有所增加,据网贷之家统计,10月份新上线平台71家,网贷成交量达268.36亿元。截至10月,网贷行业平台数已达1474家,预计到2014年底,全国网贷平台或将达1550家,行业累计成交额将突破3000亿元。
网贷是一种绕开传统金融中介,由网络信贷公司提供平台,借贷双方自由竞价、撮合成交的借贷模式。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陈文总结,目前国内P2P平台分为三种经营模式:第一种是纯信息无担保模式,出借人自行承担贷款违约风险。第二种是平台本息保障式,平台通过计提风险准备金对出借人贷款本息给予保障。第三种是平台与第三方担保机构的合作,平台上线项目由担保机构保障贷款本息的偿付,平台则重新定位为纯信息平台。
在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中,网贷等互联网金融的正面作用得到肯定。互联网金融有助于发展普惠金融,弥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对于带动小微企业的发展活力,促进利率市场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浙江至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董耀峰表示,从事网贷行业的目的就是不希望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因为金融资源匮乏而无法开展业务。
低门槛缺监管,诈骗平台越来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共出现38家问题平台,单月问题平台数量居历史第一。
不仅如此,诈骗平台呈愈演愈烈之势,38家问题平台中有18家诈骗平台。网贷之家数据还透露,自2011年至今共出现238家问题网贷平台。
网贷之家首席执行官徐红伟透露,在目前网贷之家统计的238家问题平台中,大约有一半的平台是“抱病”上线,这些平台既有合规业务开展,也有假标和自融项目;约有1/3的平台从一开始就是抱着诈骗的目的经营;剩下来的才是真正经营不善的。
徐红伟说,目前网贷行业缺乏统一的监管细则,没有准入门槛,无法把一些资质相当差的平台公司挡在门外,造成投资者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跑路的公司很多本质上不是网贷公司,只是打擦边球而已。而真正的网贷公司是没有必要跑路的,因为是做信息中介,撮合双方,赚手续费。举个例子来说,你听说过有房产公司跑路的,但没听说过房产中介公司跑路的。”董耀峰说。
“国家队”入场,将引领行业提高规范
目前各地具有国资背景的公司对网贷平台的投资悄然加速。2012年底,国家开发银行的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和江苏金农公司联手打造了南京开鑫贷。今年3月,由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和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的北京众信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据初步统计,北京、江苏、重庆、武汉、安徽等多地都相继成立了地方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同时,银行、保险、券商甚至上市公司都在给P2P平台抛送橄榄枝。平安银行旗下有陆金所,招商银行旗下有小企业e家。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今年以来,银行系、国资背景的机构涉足网贷行业,理论上讲,由于这些机构资本雄厚、经营规范,将带领行业走向更为规范的发展,平台跑路现象会变少。”
对于“国家队”的入场是否会给民资造成竞争压力,徐红伟表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不管是国资、银行还是草根,经营方面各有优势,但实力雄厚的股东入场确实有助于提高整个网贷行业的话语权。董耀峰认为,银行系、国资背景的网贷公司具有公信力,在资源上有优势,但民营公司也具有自身优势,比如创新性、灵活机动和效率。
网贷行业亟待监管细则出台
在问题网贷平台中,有一些是由于经营不善而倒闭的,徐红伟认为这部分企业的倒闭符合行业竞争的优胜劣汰,是正常现象。
网贷平台的高速发展和高风险客观并存,陈文分析,国内平台的运营模式以平台自身担保为主,信贷风险、道德风险的积聚和线下项目审核的成本加大了平台的破产风险。当前,网贷“去平台担保”、回归信息中介的呼声开始在业内传开。不过,网贷平台回归纯信息中介,发展仍受到国内个人征信体系的缺失以及平台大数据积淀不足的大背景的掣肘。
针对网贷平台资金池现象,业内热议应引入第三方托管制度,严控平台自建资金池。不过,徐红伟表示,目前这一制度建设相当缓慢,且存在第三方托管机构该如何监管等问题。针对个人投资者在投资时缺乏理性判断的问题,陈文表示,国内未来有望兴起P2P投资基金的创业热潮,专业化的机构投资者将替代个体散户成为投资的主力,这一演进本身也有助于整个行业更为理性地发展。
目前监管层对网贷行业的监管规则和制度尚未落地,导致很多纯诈骗性质的平台公司顺利进入了市场,利用监管漏洞欺骗投资者,平台倒闭和老板跑路现象的频发,影响了投资者对该行业的看法,也影响了网贷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因此,对监管部门而言,应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加快出台监管细则,以利于行业未来发展。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