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首批“劝退”48家车企 加速汽车业兼并重组

30.10.2013  18:27

  日前,工信部公示首批48家“劝退”企业名单,并给出了为期两年的整顿期。这也是继今年8月份工信部下发《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后,进一步的实质性举措。据悉,进入上述名单的企业,如果2015年10月31日依然无法通过相关考核,将被暂停汽车产品的生产资质。

  工信部此举释放的政策信号被视为或将加速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的步伐,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国内车企异地建厂或成立新的合资项目中,基本上都要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对上述落后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实际上也就是斥资购买壳资源。此次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建立,将使一部分不被看好的壳资源彻底退出。

   车企劝退公示期为两年

  根据《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第1批)》的公告,首批共有48家车企,首批“劝退”车企的特别公示期从2013年11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止。

  工信部表示,特别公示期间,不受理被特别公示企业的新产品申报。被特别公示的企业经考核符合准入条件的,取消特别公示,恢复受理其新产品申报。特别公示期满后,未申请准入条件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企业,暂停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且不得办理更名、迁址等基本情况变更手续。

  此外,在国内,汽车产品投产前必须通过工信部审查,符合技术安全标准纳入公告管理目录后才能获准生产,因此暂停《公告》且不得办理更名迁址手续就意味着车企生产资质的冻结,只能进入破产程序。

  今年7月12日,工信部发出《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工信部产业政策司认为:《通知》的发布和实施,旨在贯彻落实《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高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汽车产业由大变强。

  《通知》的发布和实施,将打破长久以来汽车行业备受诟病的生产资质“终身制”,对提高产业集中度,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完善汽车投融资管理,转变汽车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借退出调控汽车行业

  近年来,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质疑声此起彼伏,金陵晚报也提出过“4000万辆产量卖给谁?”的疑问。随着中国的汽车产销量连年递增,“零产量”车企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工信部网站公示的首批“劝退”车企名单包括吉林通田、石家庄中博汽车、沈阳华龙客车、哈尔滨客车厂等48家企业,无一例外均是非主流甚至是边缘化的车企,公众知晓率极低,其竞争实力极为有限。可见,建立退出机制则是工信部为加快汽车行业兼并重组开出的一剂药方,调控新一轮的产能过剩。

  但令人费解的是,不少的“劝退”企业多年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产量极少甚至没有产量,却依然能凭稀缺的“”资源水涨船高。

  事实上,无论是合资车企兴建分公司还是国内的本土车企跨地域扩张,收购“”资源从而加快审批进度都成为一大捷径。

  之前,许多合资厂商,纷纷利用收购的汽车生产资质,来达到发改委的要求。例如长安集团拿出了南京长安公司的整车生产资质将其划拨给了长安马自达,就是最近的一起壳资源交易案例。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收购上述企业可以获得一个壳资源,但也会承受相应的经营、经济等多方面的负担,国内大型汽车集团基本不会考虑将其作为兼并重组对象。

   劝退将提高集中度

  2006年,国家发改委清理过一次整车企业生产名录,注销了120多家企业的生产资格。而随着此次劝退名单的公布,在未来,围绕已经为数不多的闲置整车资质的争夺必会愈演愈烈,而更多的合资厂商,将面对缺乏资质的窘境。此举对合资车厂的影响,或许还需要时间进一步的检验。

  据悉,目前全国有各类车辆生产企业1300多家,其中汽车整车企业有171家、摩托车企业120家、专用车生产企业900多家、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企业135家。从工信部2012年发布的《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来看,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汽车和摩托车企业将实行为期2年的特别公示管理,具体门槛是连续2年年销量为零或极少。

  今年年初工信部《关于加快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将汽车业列为九大兼并重组重点行业的第一位,并提出2015年,前10家整车企业产业集中度要从2010年的82.2%提升至90%,建成3至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按照此标准,未来中国汽车市场格局,将从目前的“六大六小”加无数小企业的模式,渐渐向美国、日本的汽车“巨头”模式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