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花一万五给孩子报补习班 称心痛但必须补

29.01.2014  15:39

张强说这样的安排不公平但只能接受,老师说上补习班“恶补”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感

为了这张试卷能有一个漂亮的分数,来看看他们都怎么做:

学校1月18日正式放寒假,可沙坪坝一所市教委直属中学初三学生张强(化名)20日又背上沉甸甸的书包,起早贪黑上课去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昨日,张强爸爸苦恼地说,迫于升学压力,刚放假他们就给儿子在一家培训学校报了数、理、化三门学科一对一寒假冲刺班,补课费花了接近15000元。

他的一天>

早上8:30开始第一堂数学课。接近上午11点,完成了当天一门学科的补习。

中午,回家吃饭,休息了不到半个小时,张强又背着书包往补习班赶。

13:50开始上物理课,在4点左右下课。之后在补习班做寒假作业。

在外面随便吃点东西后,晚上7:30,张强还要上一堂化学课,晚上9:30结束。

爸爸:

不仅要补课,而且还要让儿子彻底与电脑游戏绝缘。

妈妈:

开完家长会,她给儿子报了三个冲刺班。

儿子:

从早到晚都要到补习班上课虽然不公平,但父母用心良苦。

老师:

寒假里学生应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但上补习班“恶补”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感。

开完家长会

她给儿子报了三个冲刺班

为何?开了家长会后,张强妈妈觉得升学形势异常紧迫,而儿子的短板是数理化

一直以来,张强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处于中游,这次期末考试发挥不太好,成绩排名后退了一些。

上周的家长会是张强妈妈参加的,老师着重谈了今年的中考政策和升学形势。当场张强妈妈就感到,儿子升学形势异常紧迫,“如果不快马加鞭,留在本校希望渺茫。

当得知,数学、物理、化学是儿子学习的短板后,她来到一家校外培训机构,一口气就报了三个一对一寒假冲刺班。

冲刺数理化

补习费已花了近15000元

为何?一对一的培训费最高:名校骨干老师一个课时收费800元

昨日早上,张强8点出门,来到补习班,直到当天晚上9:30,他这一天的补习课才全部结束。

张强的寒假补习班分两段上课,节前,从20日到28日;节后,初九开始上课,直到开学报到前一天结束。

据了解,目前培训学校开设的寒假冲刺班一般针对初三和高三毕业年级,从培训费来看一对一是收费最高的,一般行情是:名校骨干老师一门课一个课时(2小时)收费在800元,而一般重点学校老师收费约300元。张爸爸说,给儿子报名,补习费已花了近15000元。

补课有出路

父亲说看着心痛但必须补

为何?因为他对儿子的要求是:中考升入重点高中,高考考进211大学

这几天,张爸爸看着儿子每晚疲惫的样子,也很心痛,1.5万的补课费,也相当于他三个月的工资。但他始终坚持:“要补下去才有出路。

他对儿子的要求是:中考升入重点高中,高考考进211大学。他表示,近日传出消息说会适时取消中考,这样看来期末和平时考试成绩将有可能对升学产生更大影响。

幸好提前去报名了,不然又落后了。”昨日,张爸爸告诉记者,寒假这样安排是有点压得过重,但当他们去补习班报名时,发现儿子班上好些同学都已经在补了。

张爸爸说,从这个寒假开始,他们一家全面备战下学期的中考,“不仅要补课,而且还要实施让儿子彻底与电脑游戏绝缘计划。第一步家里电脑设密码,第二步收缴IPAD,第三步,控制手机上网。

反抗中接受

儿子说不公平但只能接受

为何?张强说,从早到晚都要到补习班上课虽然不公平,但父母用心良苦

当爸爸、妈妈提出寒假上补习班的想法时,张强曾有过“反抗”,他找爸爸谈判说:“这样做,不公平。我的寒假,应该由我自己安排。

张强喜欢打篮球,因为从早到晚都要到补习班上课,让他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跟同学约起打场球。对此他很难受。

在寒假上补习班是张强第一次遇到,尽管他接受起来有些被动,但还是能理解一些父母的良苦用心,“上初三了,学得好累哟。我不想这样过寒假,但身边好多同学都这样,好像不上补习班成绩就没有赶上去的希望。

张强说,考重点高中不仅是爸爸对他的期望,也是自己的一个目标。

不提倡恶补

老师说恶补对学习并不利

为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补习班“恶补”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感

张强的班主任陈老师昨日表示,初三毕业年级,寒假里学生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比其他时候更抓紧一些是有必要的,对于成绩没考好的同学,这也是一个“补差”的好时机。

但他不提倡寒假里进行“恶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强度的学习,上补习班“恶补”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感,对下学期的学习并不利。

孩子的寒假应该怎样过?对此,市教委主任周旭在接受重庆晨报记者采访时说:“寒假是假,老师和家长应该给孩子放假,让孩子真切感受到寒假的意义。

对于部分家长过于看重孩子学习成绩、不敢放手让孩子玩耍的现状,周旭说:“孩子的学习是长跑而不是短跑,未来升学不再单一看成绩,而要看专长,看综合素质,所以基础教育重要的是发掘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发展特长,这样以后才能跑得更远。

来源:重庆晨报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