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就业吃香 江西园区用工"一升一降"

03.05.2014  15:08

  工业园区老员工返岗率同比提高10%、流失率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缺工人数大幅下降……今年一季度,全省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稳中有升,用工难、稳工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就近、就地就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务工人员的首选。

   从四处招工到用心留人,用工本地化趋势不可逆转

  30岁的陈芬萍,家住芦溪县芦溪镇新田村,是萍乡百斯特电瓷有限公司的一名老员工。因为工作出色,他去年已经从压胚工转为了机械维修工,4月19日,他还在南昌参加了一线主管技能提升训练。陈芬萍说:“虽然钱比在上海、广东少一点,但是在这里工作舒心,有家的感觉,还有晋升的机会,我想好好干。”今年春节过后,他把在深圳务工的弟弟也介绍到百斯特干活。在百斯特,像陈芬萍这样的老员工有410人,今年春节过后,他们全部返回企业继续工作。

  “员工的稳定性决定产品品质和企业生产成本。”百斯特总经理刘家盛告诉记者,从建厂开始,他就把员工视为企业的重要财富,重视员工的素质提升。尤其在遭遇过用工难之后,他更是想方设法用“”留人。现在,他的员工上下班有车接送,每年有免费旅游,而且劳动强度大的工序有机器代替……

  记者采访发现,江西大多数园区企业努力通过用心稳工、尽量提高老员工返岗率等方式,缓解用工紧缺。今年一季度,全省工业园区企业共有在职员工182.5万人,其中老员工返岗168.3万人,返岗率为90.5%,同比增长10%。

  “对于稳工留工,薪酬仍然是一个重要方面,工作环境、劳动强度、生活条件、时间安排、员工发展空间等多方面的细节不能忽视。”省就业局副局长王海江说,江西省内转移就业增速连续多年高于省外转移就业增速,用工本地化趋势不可逆转,企业必须主动去适应。现在企业也更加清楚认识到这一点,用工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注重研究员工需求。

   从大包大揽到搭建平台,招工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打开吉安就业创业网,就能找到一张吉泰走廊区域的“数字就业地图”。有了它,求职者不仅能在网上看到企业的招聘信息,还能直观地在地图上看到企业位置,发现感兴趣的工作可以直接在网上实时报名、视频面试。

  “就业地图为破解招工求职信息不对称开拓了一个新的渠道,求职者看地图找工作,企业看地图找人才,是一种跨越时空、零距离服务的数字化招工就业新模式。”吉安就业局局长刘珊红告诉记者,目前,这张就业地图上有465家企业提供了3万多个就业岗位,已有上千人进行网络求职,300余人成功实现就业。

  基层就业部门反映,以前招工基本上靠下指标,就业部门大包大揽替企业招工;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观念转变,各地就业部门更加注重搭建平台,不断创新劳务对接模式,帮助企业招工稳工。

  在景德镇,就业部门就主动联系园区两家淡、旺季互补的企业——冰箱组装企业江西美菱电器有限公司和生产咖啡壶等小家电的江西密胜科技有限公司,在美菱公司生产淡季的时候,组织部分员工协议借调到密胜公司上班,有效解决了两家企业员工季节性流失严重的局面。

  员工流失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长远发展。去年以来,省人社厅开展“转作风、进园区、强服务”主题活动,通过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保参保率等办法,使全省工业园区企业平均参保率提高4.4个百分点,员工流失率在去年下降5.4个百分点基础上,今年一季度继续下降1.9个百分点,企业稳工效果明显增强。来源:江西日报 记者 黄继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