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南昌:寄养家庭不足百户 呼唤更多“爱心妈妈”

09.12.2014  12:03

  近日,新《家庭寄养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新法规提高了寄养家庭的准入门槛,一个家庭可寄养的福利院儿童从原来“不超过3名”减少为“不超过2名”,同时规定寄养家庭需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12月8日,记者获悉,目前,南昌市社会福利院在册儿童有300多人,其中家庭寄养所占比例仅为30%左右。由于福利院中大部分孩子都是孤残儿,再加上寄养新规高门槛会让寄养家庭愈加减少,家庭寄养新规或带来更多挑战。

   寄养让福利院的孩子健康成长  

  “寄养妈妈”陶淑珍可能并不知道新《办法》的更多细则,但她心里明白,自己还将继续悉心照料家中的寄养“天使”晓航。

  陶淑珍夫妇两人都是普通工人,含辛茹苦将两个子女拉扯大。如今,儿子已在深圳结婚生子,女儿平时则工作繁忙。“”不到孙辈的老两口就决定寄养福利院的孩子,用陶妈妈的话说,“这个事业也让生活多了一份色彩”。

  在出生仅20天后,晓航(化名)就被送往南昌市社会福利院。到现在晓航的档案从福利院儿童部辗转到寄养部,转眼晓航已经是13岁的大男孩。“2001年8月2日,晓航刚被送过来时尾骶肿胀,双足马蹄内翻,当时接收的大姐回忆那时情景都心疼。”南昌市福利院家庭寄养指导中心倪姓负责人介绍,2004年福利院联系医院为晓航做了矫正手术后就被送到陶妈妈的家中寄养。十余年的悉心照料,让晓航变成了一个多才多艺的乐观少年。

  陶妈妈开心地告诉记者,先天身体的不足并没有让晓航的生活沉沦。即使身体条件无法上学,他仍会每天坚持学习和锻炼,周一到周五安排上语数外,周六福利院还额外请了一个美术老师手把手教绘画。 陶妈妈有空也会带着他去公园、超市逛一逛。

   高门槛将减少寄养家庭数量  

  晓航对绘画、手工艺都很在行,废旧的酸奶盒在手上变成玩具飞机汽车,甚至还会写诗。去年春节前的寄养家庭联欢会上,晓航还写了一首感谢陶妈妈的诗并朗诵出来,让人感动不已。

  “晓航快乐成长源于寄养家庭的悉心照料,走进家庭生活是福利院孩子们的最好归属。家庭寄养能给孩子成长提供稳定的情感保障,对于孩子身心发展有好处。”南昌市社会福利院副院长涂红女介绍,从福利院寄养家庭走向社会的孩子有些还取得了不起的成就,自小在福利院长大的福铁残曾多次夺得全国锦标赛、亚洲锦标赛等比赛的举重冠军。

  “南昌市洪都一区二区、南钢小区曾是为数不多的集中寄养点,福利院发展了多位经验丰富的‘寄养妈妈’。”涂红女说,虽说来问询寄养、收养孩子的人络绎不绝,但福利院大部分孩子带有残疾,符合条件的孩子并不多,因而造成愿意接收残疾孩童的寄养家庭越来越少。目前,南昌市社会福利院在册儿童有300多人,寄养家庭不足100户。

  新修订的《家庭寄养管理办法》提高了寄养家庭的准入门槛,一个家庭可寄养的福利院儿童从原来“不超过3名”减少为“不超过2名”,寄养家庭需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新办法确保每一个在寄养家庭生活的孩子得到充分照顾,但高门槛也会让寄养家庭数量愈加萎缩。”涂红女表示。

   呼吁更多家庭加入寄养行列  

  今年5月,南昌市社会福利院曾进行调研,希望能找到越来越多的寄养家庭,但收效甚微。涂红女透露:“愿意寄养福利院孩子的家庭基数在变少。一方面是工作机会多了,本想寄养孩子的家庭可以轻易就业,无暇照顾小孩;另一方面,照顾残疾孩子比普通孩子更费力,抚养费用加重了寄养家庭的生活负担。”面对这样的窘境,涂红女表示,寄养的本质是福利救济,福利院希望有更多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以参与到寄养中来,让这些孤残儿童能够获得家庭的温暖。

  有专家学者建议,公共福利机构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寄养的社会影响,对公众做好正面的引导和服务。此外,在推出保障寄养儿童利益法规的同时,加大对寄养儿童保障的投入也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