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 1508年作 松崖别业图

07.03.2014  17:06

  唐寅 1508年作 松崖别业图 手卷 设色纸本

   创作年代: 1508年作

   尺 寸: 画32×124cm;跋32×96cm

   拍 卖 行: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 卖 会: 八周年春季拍卖会

   拍卖时间: 2013-06-03

   成 交 价: 71,300,000(RMB,元)

   钤 印: 唐寅私印、六如居士

   题 识: 1.绿玉凌空百尺竿,湿云当户映回峦。闻风已觉阑干碧,过客应惭世路酣。尝媿大夫孤节污,不如处士夜魂寒。高堂有主能同调,拭目洒珠不忍看。徐贞良。钤印:徐氏正卿、思公子兮未敢言。

  2.郊行三四里,幽墅见瀛洲。曲径门深洞,方塘阁半舟。濂溪风月在,康节肺肝收。我独知君意,凭阑豁醉眸。右园亭。巉岩立壁自何年,壮节亭亭不计年。坐向半山屏翠合,仰来孤顶盖青圆。松涛有韵生还落,云阵无心去复旋。游遍徂莱非一鹤,飡苓煮石是神仙。右松崖。杨一清。钤印:一清。

  3.着墨如宋印本书,设色是泰西油画,六如居士年三十九岁时所作,正中年肆力之际。光绪乙未十二月,懿荣审定。迟盦八丈太夫子清閟库中神品上上。

   简 介:

  唐寅的作品素为鉴赏家所重,书画收藏集大成的清代宫廷典籍《石渠宝笈》共记载唐寅作品129件,如今这些作品绝大部分被收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1991年11月纽约佳士得曾拍出一件著录于《石渠宝笈》的唐寅《春风酒盏图》,以72万美元的高价成交,此后再无《石渠宝笈》著录唐寅作品在艺术品市场出现。2013年春季北京保利拍卖公司终于征集到一件《石渠宝笈三编》著录的唐寅《松崖别业图卷》,因这件作品数百年来首次面世,特撰此文,以冀共同探讨。

  唐寅《松崖别业图卷》,仍保持清代宫廷原装原裱,唯玉别子已失,包首有佚名者题“唐寅画松崖别业”七字。李东阳(1)以行楷书题引首“松崖别业”,落款“西崖”,下钤“宾之”、“大学士章”两枚朱文方印。画心纵32厘米,横124厘米,纸本着色,精洁如新,画幅右侧危崖突出,峭壁恰如斧劈,山石如积铁,着墨甚浓。崖石上壁横出一松,其势若盖,松崖下结瓦舍两楹前后排列,门扉敞阔,屋内可见两只石墩,亦可见有水图屏风一扇。屋后掩映数十竿修竹,院前右下巉石之后隐现石台,上陈樽罍水盂等数事,院前另有古柯两株,枝如篆籀,其旁修篁数枝,院中又有丹桂一株,正值九月花期,黄色花朵竞相开放。院内有二蓬头童子,一向茶灶执扇吹火,一奉茗碗徐行,另有一鹤低头觅食。画面中部水塘畔有方顶水亭一间,一高士便服长须,执羽扇倚栏观荷,亭中设书案及山水屏风各一,案上散放笔墨纸砚。画幅左侧远山满布,云树冥蒙,笔墨秀润,有一水从山中逶迤远来,流入水塘,近山之处远岸有矮屋出于树间,另有危楼耸峙。卷后唐寅自题“翠竹并奇石,松崖留古柯。残荷水亭坐,秋思兴如何?正德戊辰(1508年)秋九月,为松崖道谊写并题,唐寅。”下钤白文“唐寅私印”方章,卷前另钤朱文“六如居士”方章。

  卷后有嘉靖年间文人徐贞良(2)的题诗,“绿玉凌空百尺竿,湿云当户映回峦。闻风已觉阑干碧,过客应惭世路酣。尝媿大夫孤节污,不如处士夜魂寒。高堂有主能同调,拭目洒珠不忍看。徐贞良。”下钤白文“徐氏正卿”方印及朱文“思公子兮未敢言”长方印。

  另有杨一清(3)的跋诗“郊行三四里,幽墅见瀛洲。曲径门深洞,方塘阁半舟。濂溪风月在,康节肺肝收。我独知君意,凭阑豁醉眸。右园亭。巉岩立壁自何年,壮节亭亭不计年。坐向半山屏翠合,仰来孤顶盖青圆。松涛有韵生还落,云阵无心去复旋。游遍徂莱非一鹤,飡苓煮石是神仙。右松崖。杨一清。”下钤白文“一清”方印。

  明代中叶,江南地区经济高度发达,南京、苏州一带水秀山明,大量的官员富豪及文人艺士构筑园林别业成为一时风尚,其中有些学养较高的园主便邀请著名书画家以画笔来描述园林的景致及主人的理想生活状态,作品往往以主人字号别称为题,颇有“立此存照、以遗后世”的意味,后人称此类作品为“别号图”。刘九庵先生曾在《吴门画家之别号图及鉴别举例》一文中,进行过考证,文征明计有8件、唐寅10件、仇英5件,其他如杜琼、沈周、周臣、陆治等各有一两件不等。

  本卷显然是新面世的一件唐寅“别号图”作品,根据唐寅题识及李东阳题字、杨一清诗跋可知画中主人号“松崖”,虽未标姓氏,但能请唐寅绘画,属李东阳、杨一清题诗文,可知“松崖”必非凡人。查《明史列传》及《明人传记资料索引》,佐以作品创作时间及相关内容进行考证,可以判定“松崖”当为弘治、正德、嘉靖三朝名臣方良永。

  方良永(1461—1527),字寿卿,号松崖,福建莆田人。明弘治三年(1490)举进士,授刑部主事,擢广东佥事。正德初,官至浙江左布政使。钱宁以钞二万鬻于浙,时宁方得志,公卿台谏不敢出一言,他独上疏弹劾,请明正典刑,治其党羽。宁自此不敢恣意妄行。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良永素与王守仁友好,而论学各异,斥“心学”为“无用之学”。方良永外和内刚,平日待人谦冲,临事则奋发不可夺。他居官廉正,法纪严明,不畏权势,敢于弹劾佞臣。文章典雅,学术纯正,讲求实际,不尚虚名。

  方良永另有一事迹可证他与杨一清、李东阳辈为志同道合的契友知己。武宗初年,太监刘瑾弄权,武宗不御殿,朝见者照例到左顺门行顿首礼。方良永服毕回京,鸿胪寺官引他行礼如议,又要引其向刘瑾辈作揖,良永不顾,拂袖而去,刘瑾含怒于心。有人劝良永另行往谒,以免惹事,良永不纳,瑾更加怒恨。恰海南有人讼诉命案,刘瑾故将此案连在良永身上。幸得刑部郎中周敏竭力辩诬,良永才免于祸。正德五年(1510),刘瑾伏法,良永被起用为湖广按察副使,而以计谋促使刘瑾伏法的正是杨一清。刘瑾独揽大权期间,加紧排除异己,杨一清在修筑边墙的时候也曾遭他陷害,并被加以贪污边费的罪名送入了大牢,后来在李东阳等的营救下才得以获释。正德元年(1506)李东阳任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二年(1507)《历代通鉴纂要》编成,以书中一、二页装潢颠倒错乱,字体亦微小差讹,刘瑾等人构李东阳罪,武宗皇帝有旨不问,得免祸。方良永的好友王阳明于正德元年(1506),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途中被刘瑾派人追杀,王阳明凭机智方化险为夷。

  武宗皇帝贪图玩乐,荒于政事,李东阳、杨一清、方良永、王守仁等良臣不肯屈服于刘瑾等宦官,自然视彼此为同道中人,互相支持、保护,他们又都是杰出的文人学者,诗文唱和自然颇多。正德三年(1508)正是宦官刘瑾当权之时,众良臣皆郁郁不得志,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方良永请唐寅绘制斯图了,显然是欲表达隐于江湖的心意。唐寅果然十分出色的完成了这一“别号图”的创作,画面中充分的表现了别业主人高洁的行止,不凡的气质,与“松崖”的字号贴切无间,可以相信方氏向唐寅订制《松崖别业》图成后必邀请诸多好友为之题诗做跋,绝不止现存于手卷上的三家,只可惜其它题诗早已不知所踪了。

  唐寅的社会知名度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在古代书画家中罕有其匹,他传世的书画真迹远远无法满足历代鉴藏家及附庸风雅者的需求,现存的能够流通的唐寅真迹实可谓凤毛麟角,《松崖别业图卷》有明确的纪年、题跋,可以使我们对其进行相对清晰的考证。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