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私人订制”的寒假生活 透视当代大学生的假期生活

18.02.2014  12:12

  “寒假怎么过的?”“你的假期有什么特别安排吗?”“你有‘私人订制’的寒假生活吗?”又到了假期结束各高校学子陆续返校的日子,这一话题也成为大家见面后谈论交流最多的。记者走访部分高校了解到,假期生活因人而异,不少大学生的假期生活可谓多姿多彩。一些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制,给了自己一个与众不同的假期,他们或深入社会实践的浪潮中,或抓紧时间为今后的考研、考证、学习“充电”,或每天坚持做家务、锻炼身体,又或者邀朋结友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他们用行动表明:“我的假期由我做主!

  各种“充电”假期也不放松学习

  在舒适的寒假生活中,不少大学生选择读书学习来给自己“充电”。“寒假的这段时间,我基本上每一天都离不开书本。书中的智慧便是最好的精神食粮,丰富了我的生活。”谈起假期生活,南昌大学大三学生李斌说,放假前,他特意挑选了几本自己中意的书,利用假期认真地读了一遍,其中包括一些专业书籍,“读完这些书,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觉读书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小陈是华东交大土木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除去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剩下的时间他都在家里认真看书学习,为将来的考研做准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小陈告诉记者说:“假期的时间非常宝贵,我不想浪费在无谓的玩乐中,哪怕每天看上几页书,都是有帮助的。我还报了假期的考研培训班,可以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也让自己的假期在学与思中过得更有意义。”在假期里,勤奋的小陈不仅学习主动性高,还每天坚持做家务,锻炼身体,他笑称这些都属于为自己“充电”的范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和小陈一样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学习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另外还有不少大学生提前返校,只为回学校的驾校练车,考驾驶证件。还有一些学生选择假期学习摄影、绘画等技能。

  除此之外,我省部分高校的学院乃至学生组织也为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做了一些特别的安排。记者了解到,华东交大人文学院“世纪英才”组织学员在寒假坚持写周记,及时记录每天的学习与收获。该校经管学院学生会则为学生订制了一道独特的“寒假大餐”:每个学生会成员为各自部门下学期的活动写一个策划。各学院纷纷动员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外出打工赚钱也赚了处事经验

  1月底,华东交大经管学院的大三学生江桂英走在深圳市的道路上,这天是她来深圳的第二天,通过四处寻找,她找到了一份在超市做收银员的临时工作,并且已准备好陪同在此打工的父母过年,这是她第二次和父母在异乡度过春节。

  “今年假期较长,不想在家虚度一个多月,所以想出去锻炼锻炼,也可以赚点钱为家里减轻些负担。”江桂英家住江西赣州的一个村庄,近年父母到深圳打工,她去深圳陪父母过年,比他们回家要省不少开支。超市的生意火爆,每天客流量很大,巨大的工作量对这个初次出来打工的女生是极大的考验。

  “打工的这一个月,除去大年初一休息了一天,其他时间都在上班。如果轮到早班,七点就得起床梳洗;上晚班的话一般要晚上11点多才能回到家。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陀螺一样连轴转,一天下来,手脚发软。”但辛苦而繁忙的工作并没有让江桂英就此放弃,想想在外辛劳的父母,她下决心要为他们减轻一些负担,于是咬牙坚持了下来。谈到打工给自己带来的收获,江桂英很有感触,“面对麻烦的顾客,我学会了忍让。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我学会了勇敢面对,不懂就问。一个月的打工经历让我感到很充实,很值得!

  江桂英告诉记者:“虽然这个春节过得比较辛苦,但自己赚到的不仅是钱财,更重要的是一些处事经验,受益良多。

  环岛骑行为自己“私人订制”的20岁生日礼物

  连续上坡20公里,翻过“海南屋脊”五指山,爬坡时自我调侃停都停不下来;为日月湾的风景驻足一天只骑行40公里,恨不得与日月湾融为一体。就在刚刚过去的寒假,江西理工大学的章明、王临花了十天时间完成了环骑海南岛这一青春之旅。在回到海口的时候,队长说他们40小时骑了740公里的消息让两人兴奋不已。

  说起这次骑行,章明和王临均表示当初有些意外。离出发前不到一周的时间,章明和王临在网上看到他们的高中同学陈子莙打算组自行车队去海南岛的消息,同为1994年出生的两人合计了很久,最终决定,用一场骑行,为自己的寒假生活来一次特别的“私人订制”,同时也是作为送给自己20岁的生日礼物。

  王临表示,骑行前还是有很多忧虑,比如:“没有什么骑行经验”、“骑行的装备怎么解决”、“怎么说服家人”等等。他告诉记者:“骑行队员只有两个是有过长途骑行经验的,另外五个都是新手,其中还有三个是女生,万一到时候体力跟不上怎么办?”“当时考虑了有三四天去还是不去的问题,把所有的问题都落实好,最后决定去。”章明说。

  毕业旅行欲挑战滇藏线

  有过长途骑行经历的人大都会说,骑车没有爆过胎都不好意思说自己骑过车。对于章明和王临来说,整个车队七个人只有四个在骑行途中爆过胎,应该算是幸运的。然而章明和王临却直呼:“坑爹!”骑行第一天,是从海口骑到文昌市,都已经骑入文昌市区了,但吃过晚饭前往住处的时候车子爆胎了。章明告诉记者:“因为爆胎和后面发生的迷路等事情,使得整个队伍将近11点才到住的地方,这给骑行一天已经疲惫不堪的队员带来很多精神上和体力上的压力。

  在过了兴隆之后,沿路的风景让章明和王临大饱眼福,在过了日月湾之后,整个队伍又因为路线的选择闹起了矛盾。队长汉克想抄近路,因为逗留的时间过长怕路程很赶。另一名有过骑行经历的队员安迪觉得应该走国道,虽然绕但是安全。这也成了整个队伍十天骑行中唯一的一次矛盾。

  除了这些之外,从五指山市到儋州的那段路对整个队伍来说是最具挑战的。王临说,早上8点出发,吃过早饭之后就一直上坡,连续近20公里的上坡快要让人崩溃了。但是站在山顶看自己翻过的那些山头,一览众山小的一瞬间让自己所有的辛苦都觉得值了。让王临没有想到的是,刚下完山吃过中午饭之后,又是连续10多公里的上坡,来来回回的上坡下坡之间,晚上9点队伍才赶到目的地。章明说,晚上骑行比较危险,为了方便联系只能靠吼叫来确定有没有队员掉队,夜行的照明也仅仅依靠在小镇上买的手电筒。章明也表示那天是整个骑行中最为难忘的一天。

  “当踏出第一步的时候,任何困难都会为你的决定让路”,王临这样回想着自己的这次骑行。王临表示,自己一直听说海南的海很漂亮,出发前看别人的骑行攻略也会想自己能否做到,现在自己做到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看到的风景远比别人描述的更迷人。除了一路的风景,收获更多的还是队友之间互帮互助的友情,一路虽然辛苦,但队友的鼓励和支持却很温暖。王临还告诉记者,他希望自己2015年的毕业旅行能再来一次“私人订制”,届时将目的地留给西藏,他期待骑行滇藏线这一个更大的挑战。“希望队伍还能重组,再次上路,”章明说。

  ■王之班、安怡君、信息日报记者黄小路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