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催热广西北海“候鸟经济”

19.12.2013  00:15

  中新网北海12月18日电 题:寒冬催热广西北海“候鸟经济

  作者 陈晶晶 李勇英

  当12月的中国多个城市被冰雪和雾霾侵扰时,大批“候鸟族”从冰天雪地的北国飞临温暖如春的滨海旅游城市广西北海,催热冬日的北海旅游市场。

  在著名的北海银滩景区附近,大大小小的家庭旅馆、假日酒店纷纷悬挂出“过冬旅游”的招牌,市区公交车、公园和广场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操着外地口音的“候鸟”老人。“候鸟”们平均每人每月花费1400-1800元人民币便可在海边租“”住上数月,待来年春天再返回北方。

  今年11月初从上海到北海度假的退休工人张女士住在银滩附近的一家假日酒店里。她说,她和好友夫妇今年都到北海“过冬”,由于她比好友夫妇俩早到一个月,她目前正积极地为他们充当生活和出行的“向导”。“我打算过年前回上海,过完年再回到北海,继续住到明年3月。

  “相比夏季接待的短期旅游的游客,以老年人为主的冬季游客一住就是好几个月。”一位在银滩边上经营家庭旅馆的老板说,冬日的北海旅游市场并没有因淡季而萧条,当地酒店、宾馆俨然成为“老年公寓”,过半房间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过冬”老人。

  银滩附近的北海明珠大酒店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酒店目前已经有200多位来自北京、上海等地“包月过冬”的老人入住,酒店不但针对老年人调整了菜单,还为老人提供麻将室、室内球馆等娱乐休闲设施。部分度假酒店更策划了“老年冬候鸟交流会”系列活动,吸引“银发族”参加。

  来自福建连江县的李玉华是一名退休教师,儿子和媳妇都在北海经营一家餐馆,两年前儿子将她接到北海居住。由于儿子和媳妇白天忙于打理生意,孙子也要上学,李玉华一个人在家常常闷得慌。今年稍早前,她主动提出到银滩附近的家庭公寓居住,跟来自家乡的许多银发“候鸟”们一起打牌、出游。儿子一家也常去看望她,李玉华笑着表示,生活充实很多。

  由于气候和环境宜人、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生活成本相对低廉,北海日益受到海内外商旅人士的青睐。据北海机场统计,截至今年12月11日,北海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逾80万人次,同比增长18.15%,创北海机场通航以来的年旅客吞吐量历史新高。

  为应对日趋火热的旅游市场,北海当前正加快培育航空市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今年,先后新开北海—厦门—上海、北海—深圳、北海—上海—哈尔滨、海口—北海—武汉、北海—石家庄—哈尔滨、北海—郑州—沈阳6条航线;加密北海—长沙—北京,北海—上海(浦东)、北海—上海(虹桥)等航线。目前,北海机场平均每周近200航班,航线16条,飞达19个城市。

  据悉,从今年起至2020年,北海官方将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该市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航空市场培育,以及景区建设、重点旅游项目前期工作和财政贴息等公共性旅游产业发展,谋求形成以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涠洲岛旅游区为核心,以北海老城及合浦系列景区景点为两翼的“双核双翼”旅游发展格局。(财经专线)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